第07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3月26日 星期

基于深度学习的科创教学模式设计


□宁海县金阳小学 应露露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创新是其到来的本质特征,创新型人才是内在诉求。在这个信息时代里,科技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深度学习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我校打造的科创空间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

教师通过设计真实的项目让学生分析产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在评价分享中引发高阶思维,从而走向深度学习。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把科创项目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系统的、有意义的真实项目,解决有价值的问题;第二阶段提供多元支架,让学生思考内化,从而联想、构思、建立模型;第三阶段模仿创造,模仿课上实例,小组合作尝试创造“自造物”;第四阶段交流分享,对“自造物”进行直接的反馈,并催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形成完整的科创项目式学习圈。

一、真实项目,触摸知识的“温度”

体验真实项目是小学生既有经验的主要来源,也是构建知识、理解知识的重要基础。在设计项目时,以“真”“实”“新”“活”为特点,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科创教育中综合性知识的“温度”,服务于科创学习;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项目创造的热情,带着问题去学习,项目学习自然会在“有温度”的氛围中推进。不过科创没有教材,我们在编写教材时需要注意的是:科创是一门综合性知识很强的学科,知识点庞杂而分散,如果在设计项目时没有一定的结构和系统,学生很难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也就解决不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编写的内容要结构化、系统化。

二、借助支架,挖掘知识的“深度”

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体验之后,借助学习支架,独立思考内化知识,从而突破难点,挖掘知识的“深度”。支架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承载、联结等,学习支架的作用也是如此。找准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并以此为支点,搭建一个高度合适的“脚手架”,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并获得新的发展高度。根据学情,搭建多元化支架,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

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与普通课堂不同的是,科创体验式教学更应该关注体验,关注实践,关注感悟。例如在《升降梯》这一节课中,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前让学生思考学校大门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伸缩;课中让学生实践,寻找问题;课后让学生写感悟。

范例支架,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范例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包含了特定主体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者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很难将现实中的模型抽象化,所以在科创课程中,范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展示范例,明确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向,让学生模仿,学会一种技能,找到学习的捷径,学生就能快速地掌握知识、技能。

三、评价合作,拓宽知识的“维度”

如果说学习支架是很好的“脚手架”,那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是科学评价。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反馈信息、质量监控及导向,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评价先行,小组自查。评价可分为两种:前置评价和后置评价。在学生模仿创造前给出评价自查表,让他们根据评价方向认真地准备。有具体的评价方向,但不设定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去创新。

合作量规,规范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创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组合作浮在表面,课堂往往沉闷拖沓,收效甚微,小组学习成为整个开放教育最为薄弱的一点,这与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有很大的关系。小组合作量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评价,减少教师评价的工作量,更突显了个人自评和组内互评。

四、分析创造,提升思维的“高度”

高阶思维主要是分析、实践、创造,而这正是科创精神的体现。仅在其中一项能力上有突出表现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成功,成功人士通常在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个方面同时具有较高的表现。

每课实践也是学校科创课程的宗旨,以项目为核心、实践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其高阶思维。

进阶式问题解决,提高分析能力。学生根据实际项目分析问题、学习新知,并形成问题解决策略、选取合适的器材、有条理地分享小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都可以提高其分析能力。例如,在二年级“起落杆”项目中,就需要学习起落杠杆的组成部分和运行轨迹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科创教学模式设计,学生从兴趣出发,在创造中学习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基于这些知识把自己的创意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从而引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习,它构建一种吸引力,和传统教育相辅相成,在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拓展高级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关照学生的学习观念、人际交往能力等,体现的是教育对人生发展的全局性影响,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个性化的践行。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