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17日 星期

基础教育不能成为资本的舞台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应当坚持其公益性,保障公平,不应该成为资本逐利的战场。

□李晓鹏

“一个国家,如果基础教育成为资本逐利的竞技场……那是对教育的玷污,是对国家未来的损毁。”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知联会会长、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净化基础教育环境,遏制资本对基础教育的侵蚀》的发言,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杜卫的话掷地有声,对教育领域过度资本化的现象表达了深切的担忧。确如他所言,一个国家,如果基础教育成为资本逐利的竞技场,如果中小学成为盈利机构,如果教师一心想着钱,那是对教育的玷污,是对国家未来的损毁。教育的初心应当是“培养人、塑造人、唤醒人、成就人”,而终身教育理念也被人们所推崇。让一个人接受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始终贯穿着教育的全部内容。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不过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教育还承担着选拔人才和阶层流动的社会功能,这个功能是通过各项考试得以实现的。考试带有选拔性,自然会提高难度,有网友总结说,课堂上教的难度是5,作业难度是8,考试难度是10。考试对学习形成了倒逼机制,这就给了家长们焦虑的理由,生怕孩子在学校里学得不够好,从而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过早地被淘汰。

名校和学区房的存在,拉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家长的焦虑。在高考制度的倒逼之下,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升学率的差距,导致这种对于教育的焦虑形成了强烈的刚需,市场应运而生,资本随之进入。如果要杜绝资本的介入,除了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之外,更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尽可能减少甚至弥合各校之间的差距。

教育资源均等化,相当于削峰填谷,要有改革的决心。从管理团队、师资力量再到财政投入,都需要重新洗牌,尤其是对薄弱学校更要拉一把推一把。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秩序必然被打破,既得利益者必然不甘,阻力可想而知。同时还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均等化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提升薄弱环节,尤其是提高教师待遇,改革教师评价体系,不把升学和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目标,不让优秀教师因为收入原因而流失。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品质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一味由政府包干是不现实的。对于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均等化的公共教育无法提供的。公共财政具有有限性,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哪里有需求,资本就出现在哪里。完全靠行政力量进行禁止,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应当在规则上对资本的赛道进一步进行规范。

如果说,允许对优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更高要求的家长让其子女去就读民办学校的话,那么,从一开始就应该把赛道分开。两条赛道不得相交,才能确保基本的公平。过去的民办初中,进行掐尖之后,获取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走了一条与公办教育不同的路线,最后还要在中考、高考阶段回来与公办教育在一个赛道比赛,这对坚持在公办教育体系内的孩子,就构成了不公平。所以,公办教育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机会,进入公办教育系统的孩子应按公办教育的规则进行选拔;而由资本投入建立的民办教育机构,进入其中的孩子应按照民办的教育规则进行竞技。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应当坚持其公益性,保障公平,不应该成为资本逐利的战场。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制度设计者的共识。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