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月29日 星期

浅谈音乐课堂中美好音色的塑造


□台州市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张小燕

歌唱是美的艺术,拥有美妙的歌声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追求。教师通过“挖掘作品表现力,构建美好声音形象;采用有效教学指导,辅助收获美好音色;感受歌曲音乐形象,主动寻找美好音色;施展教师个人魅力,感染激发美好音色”等策略的研究与尝试,关注学生、关注音乐、关注歌声,充分挖掘音乐课堂、音乐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带给学生美的情感体验,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挖掘作品表现力,构建美好声音形象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细心研读、品鉴每一个作品,这样才能找到一些能够突出歌曲风格的地方及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乐句或片段,寻求最能体现歌曲情感、情境的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感触音乐,通过感受、想象、体验、表达等方法,构造美妙的声音形象,帮助学生从情感上做好歌唱准备。

1.挖掘节奏特点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脉搏,不同节奏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音乐特色,是歌曲中最富有生机的要素。例如歌曲《甜甜的秘密》中第一乐句的节奏特点在于多次运用八分休止符,把“悄悄地”这一动作描绘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如能捕捉这一节奏特点, 再结合想象、表演等,定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做好充足的歌唱准备,进而在歌唱时真情流露。

2.挖掘特色乐句

仔细研读课本,不难察觉有些作品是运用一定的词语、句子或者是特殊的音乐符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这便需要教师有充分的体验和解读,通过这些特色元素来带动整首歌曲的演唱,达到“牵一句而动全曲”。比如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和《蝈蝈与蛐蛐》都是富有生动音乐形象的作品,它们共同选用了一些能凸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音乐记号来表现作品形象,使得歌曲幽默诙谐。所以,教师要熟练运用音乐记号,并通过深刻体会和形象的展示让学生轻松模仿和表演,构建起直观的声音形象。

3.抓住节拍要素

音乐中各种拍子都有它不同的表示作用,如进行曲适用于二拍子,圆舞曲适用于三拍子。拍子给予作品特有的活力和韵味,时而优美温柔,时而刚强坚毅。例如京歌《我是中国人》采用了1/4拍子,构建了铿锵有力、坚定自豪的声音形象。 再如歌曲《小白船》三拍子的节奏,使得旋律优美连贯,让人觉得舒适和安逸。所以抓住节拍特点可以构建出美好的音色。

4.抓住衬词、象声词

衬词、象声词虽然没有特别的含义,但它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塑造作品形象和深化人物特点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如能第一时间抓住衬词、象声词定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效果。如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里孩子和妈妈爽朗的笑声,构建了人物热爱家乡、爽朗欢快的音乐形象。又如《小拜年》《过新年》里“咚咚锵”的锣鼓声,构建了节日热闹喜庆的音乐形象。这些精彩的衬词、象声词抓住了歌曲精华的部分,教师需要通过它们来告诉学生声音形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从而构建出美好的声音。

二、采用有效教学指导,辅助收获美好音色

1.设计有效的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主要包括正确呼吸、控制气息、科学发声,以此获得较好的声音共鸣,使声音自然连贯、优美流畅。这就要求教师能科学有效地将各种发声技巧渗透课堂,使发声训练与歌曲情感相辅相成,为美好音色的呈现打好基础。

2.创造美好音色的想象

美好离不开想象。如要唱一首抒情柔美的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声音如微风拂面;要唱一首轻巧灵动的歌曲,可以把声音比喻成水面上的蜻蜓、荷叶上的露珠。

3.美好音色贯穿全课堂

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中,你会发现教师并没有做专门的技巧方法训练,但学生的演唱却流露出真情实感。这是因为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如果学生歌唱情绪高涨,出现音量过大、跑调、影响共鸣位置等问题,教师会提示“轻轻地唱”“看看老师的手势”“静下心来”。合唱训练中,如果发觉音色不统一,学生音准有问题,就因势引导“相互聆听,歌声轻柔”。当然这少不了教师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也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经验。教师要积极鼓励,在演唱过程中要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技能,提高演唱能力。

三、感受歌曲音乐形象,主动寻找美好音色

1.融入歌曲角色

教材中大部分歌曲都是比较贴近学生心理的,能够表达学生的心声。有的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有的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有的托起一个美丽的梦想。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作品中,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2.移入生活形象

生活化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方式,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来学习音乐,把生活历练音乐化,音乐知识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搭设一座有趣的桥梁,从而引发学习者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习者在生活化的体验中寻求美好的音色。

四、施展教师个人魅力,感染激发美好音色

1.示范中的美好音色

在课堂教学中,最直观的音乐来自于教师,教师的演唱和演奏是学生心目中最爱听、最仰慕、最亲切、最感兴趣的。因此,教师的示范在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运用自身的歌声和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思想感情和风格有一个完整的聆听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及学习歌曲的主动性,并积极地去模仿,去摸索,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用最美妙的歌声展现出来。

2.语言中的美好音色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感情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聆听名师课堂,会强烈感受到语言魅力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哪怕那些枯燥的乐理知识都变得鲜活生动。马卡连柯说过:“一模一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表达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可见,语言是音乐艺术里的一部分,也是创造美好音色的要素之一。

3.肢体中的美好音色

美的肢体包括动作、神韵、表情。当它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展现美好的时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用肢体语言传达作品的情感,便于学生直观深刻地了解歌曲内涵,进而展现出作品所追求的美好音色。例如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变化、歌唱的声音,教师若只会用有声的语言说教,很可能破坏了歌声的美感,而用无声的口型、手势、表情、行动给予提醒,既加强了课堂美感,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