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

“我是他们在晴隆的眼睛”
“卷入”脱贫攻坚战中的姚云飞
看见姚云飞,姐弟俩笑得格外开心。
大山深处有姚云飞的很多牵挂。

□本报记者 黄莉萍

这是一场没来得及准备的“约会”。

7个月,她跑了2000多公里蜿蜒的山路,常常半夜才返回住地。

11月7日,晴隆县脱贫攻坚成功通过了考核评估。3天后,姚云飞带着深深的不舍,回到了她原来的生活轨道上。

11月15日,农历十月初一,不知道她已回宁波的布依族大哥来电邀请她去家中过节。这让身在宁波课堂上的她,这些天总会回忆起那手可摘星辰的晴隆时光。

突如其来的“约会”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对口支援地。

“近年来,根据受援地需更多不同学科的教师带去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要求,我们选派教师赴受援地支教更多的并不是承担当地学校的教学任务,而是交流。”宁波市教育局人事处戴励斌提供的2019年宁波市赴黔西南州支教教师情况显示,支教1个月的有113人,半年左右的有26人,1年的有14人,1年半的有18人。

今年4月19日,宁波市鄞江中学生物组组长姚云飞匆匆来到了黔西南州晴隆县第二中学。“当时正在紧张地准备开学复课工作,组里忽然接到了支教任务。其他教师都各有困难,那就我上吧,我有困难自己克服。”姚云飞说,虽然奔赴的是一场没来得及准备的“约会”,却是在实现自己一直都有的支教情怀。

在晴隆,姚云飞的任务是高二(4)班的生物教学任务和晴隆二中的生物教研工作。“我更应把浙江的学科管理、教学理念传达给晴隆的教师们。”姚云飞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支教工作从课堂拓展到了和同学科、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上,“我们聊工作聊生活,聊方方面面”。

找到

最能懂他们的人

姚云飞刚到的晴隆,正进入脱贫攻坚阶段,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要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每位教师要结对帮扶两家。”周日,姚云飞约上晴隆二中生物教研组组长张政龙一起去茶马镇走访农户。在半路上,姚云飞截住两个正在玩耍的小男孩,他们的穿着和其中一男孩满身已退和未退的结痂引起了她的注意。家住茶马镇野寨村燕子七组的留守儿童小田三姐弟就这样进入到姚云飞的视线。

7个月,教学工作之余,她跑了2000多公里的山路。在晴隆县的大山深处,姚云飞遇见的,不仅是母亲出走全靠爷爷抚养的小田三姐弟,有父亲病故、全家仅靠奶奶300元左右的低保和养老金生活却烧伤膝盖面临截肢的小静,有父母双亡的高中生小念……

每天清早从住地步行去晴隆二中上班的路上,姚云飞总会忍不住买一些路边老人的山货,只因为他们殷切的、渴望的目光。她常常会把这些点滴记录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

她的微信朋友圈中,渐渐也出现了一个个在晴隆山里遇见的需要帮助却躲闪着的孩子。很多亲友看她这么辛苦,都劝:“你就一个人,却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你到底帮得了谁呢?!”

这是事实。姚云飞却想,能帮一个就是一个,“既然我来了,遇到了,那就伸出援助之手”。姚云飞就这样对晴隆孩子们说:“我来帮你好不好?!”

春节时烫伤膝盖的小静在5月初遇见姚云飞时,伤口已经溃烂到几乎见骨。而后几个月,姚云飞在花贡、晴隆、兴义三地跑,从县医院到黔西南州立医院再到镇卫生院;宁波、新昌、嵊州的亲友们都在姚云飞的微信朋友圈中关注着小静的治疗情况,出钱出主意。教师节那天,姚云飞“直播”了小静的出院。此时,她和小静的感情已经到了——“她先轻轻用脚碰我脚,然后她轻轻拉我手,我蹲下,她抚去一根粘在我嘴唇上的发丝,然后对我哈气……笑了!”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一座桥梁,是我的亲人、宁波的朋友和同事,甚至朋友的朋友在晴隆的眼睛。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通过我,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一些人。”

渐渐地,朋友们开始热情相托希望结对晴隆有需要的孩子。姚云飞便陆续把孩子们的信息往她建的“星星”帮扶微信群里推。陆陆续续,18个晴隆的孩子找到了能长期帮助他们的叔叔阿姨。

“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孩子我都会多次走访、交流,熟悉他们的性格特征后再推给我身边最能懂他们的阿姨叔叔。”姚云飞介绍,如小田三姐弟,鄞江中学同事龚榴红结对活泼好动的姐姐妍,姚云飞的高中老师、宁波市总工会的陈丰宜结对憨憨的老二浩,姚云飞远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读博士的学生郑秋达结对最机灵的老三龙。“结对后朋友们将给予被结对的孩子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资助和鼓励,直到完成全部的学业。希望孩子们在得到关爱的同时将来能反哺社会,传递温暖。”已经回到宁波的姚云飞坦言,这将是她一直关注和努力的事业。

脱贫攻坚助力乡村学校

“曹老板,都是为了孩子,大家齐心协力,奉献些爱心,你少赚点……”曹老板爽快答应:“我懂的!”

这是姚云飞记录的第一次和别人商讨工程造价的对话。面对热水器厂家,这个来自宁波的普通支教女教师代表的,是她老同学的宁波公司。老同学出资5万元购置的风能热水器,让晴隆县大厂镇地久学校的住校学生第一次用上了热水洗澡。

姚云飞的后援团里,不仅有她的同学、同事、老师、学生、孩子同学的妈妈们,还有亲戚、朋友、同事的朋友、亲戚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大家因为心存善意和温暖,走进了我的支教帮扶生活。”这让姚云飞在参加晴隆的脱贫攻坚战中几乎可以说是“愈战愈勇”。

“向中营镇月亮包小学捐赠书籍几百册总计2306.54元整,篮球架一对11425元整,篮球20个5811元整,台式电脑5台13495元整,总计33037.54元整;向花贡镇白胜小学捐赠……”姚云飞有一个“晴隆捐赠明细”的表格,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来自浙江甚至全国各地的捐赠。

“有给学校的设备、校服、书籍等捐助物资,有专门给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文具用品、衣物、玩具等礼物,也有专门为优秀困难学生设立的奖学基金。”一个个包裹通过快递和物流从各地飞来,每一份捐助,姚云飞都仔细清点造册,亲自组织发放认领。

10月,经亲友牵线搭桥,浙江鑫利达集团公司总计4批283大箱约2.1万套运动服、保暖内衣裤送达晴隆。晴隆二中的教师和学生们自发帮忙卸货搬运。“这些衣物一部分我通过二中全体教师的单件认领发放到他们结对的帮扶对象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上;一部分通过我自己直接发放到敬老院和需要帮扶的老人、孩子手上;还有一部分通过各学校、医院、村寨、县统战部、电视台等单位统一认领,发放到晴隆全县的角角落落。”姚云飞感激地表示,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自己便成了浙江亲友们表达善意和温暖的那个最幸运的人。

每次募集到物资捐赠,姚云飞更多的是通过下乡的当地教师分批带给他们结对帮扶的家庭和孩子。“这样当地教师可以省下心力更好地把自己的学生们带好。教育才是王道,孩子才是希望!”在姚云飞的晴隆时光,她总喜欢念起“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在她心中,自己就是那苔花,而晴隆的孩子们更应是如牡丹开的苔花。

有一次,姚云飞去红寨小学和月亮包小学给孩子们送去朋友寄来的新衣和书籍。当地校长一定要她对着孩子们讲几句。她蹲下来,对着这些一至三年级的孩子说了他们能听懂的话,“你们要多读书,把书读好,以后就能像鸟儿一样飞得高”。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