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1月6日 星期

中小学教育科研需要加强实证研究


□阮青青

2017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联席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全国各大高校及教育出版社发布了《教育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行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提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必须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

近年来,杭州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域也在逐渐增加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但就笔者所了解到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上以经验总结为主,课题推进往往停留在工作层面。课题研究来自于工作,但不等同于工作,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日常工作是全面推进并且是持续的,课题研究是聚焦在某个点上并且是阶段性的;日常工作侧重于怎么做,课题研究要全面回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所以笔者以为,在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还需加强。

实证研究能使研究问题的分析更加精准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做课题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课题要基于问题去制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等。然而,许多课题的问题分析存在过于宏观与宽泛的现象。

比如“学生浸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阐述为什么要做课题时只是分析了“新时代下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等宏观背景,对课题想解决的问题语焉不详。宏观背景分析当然需要,但是对问题的分析同样重要,对后续研究来说甚至更加重要。没有对研究问题的精准分析,研究目标的设置和研究内容的设计可谓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课题组是以工作而非研究的思路去提出研究命题,只是基于日常经验去阐述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然而,仅凭工作经验是无法对研究问题进行精准分析的,此时需要借助实证研究方法去做调查和分析。又比如“基于互联网+的农村小学‘思本课堂’的研究”这一课题对问题的分析是这样表述的:“当前课堂教学对小学生思维培养仍然不足,现今课堂中仍以知识技能的落实为中心,重复操练、过度强调技巧还是普遍现象。”这种表述对问题的分析过于宽泛笼统,课题组并没有去做调查研究,仅仅是基于日常经验,所以无法精准阐述本校课堂存在哪些问题及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哪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你就去调查它的现状和历史。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研究,能够帮助学校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存在的问题。

实证研究促使研究内容的设计有的放矢

因为对想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不够到位,导致研究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以课题“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研训共同体建构与运行研究”为例,课题组提出构建领袖联盟、精英联盟和成长联盟,然而并未阐述为什么要构建这三个联盟及分别要达成什么目标;课题组设计了联盟运作的方式:伴随式、浸入式和站点式,但并未阐述为什么要设计这三种方式而不是别的方式,也未阐述这三种方式各自提升了教师哪些能力。显然,课题组对“怎么做”思考得多,“为什么”要这么做却思考得少,以致设计的研究内容缺乏目的性。研究内容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此课题在分析问题时只是说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但并未具体分析是哪些能力。

可见,问题分析与内容设计在逻辑上是对应的,问题分析不到位,内容设计就会显得随意。实证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求,能帮助课题研究架构起一条联结“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逻辑主线,促使课题以研究的方式推进。

实证研究有利于研究证据的获得

课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时需要阐述研究成效,成效的表达是去回应问题的提出,如果问题解决了,课题研究自然是有效的。笔者发现很多课题研究成效的表达没有说服力,比如课题组往往会把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的荣誉、成绩作为研究成效罗列出来。然而这些荣誉、成绩与课题研究并无直接关系。如课题“小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效中罗列了学生在征文、美术、书法、音舞、乒乓、棋类、科技、电脑类等方面获得的成绩。如果说这些成绩是道德人格培育的结果,显然是牵强附会。还有一种研究成效的表达是感性的、描述性的:“无论是科学探究、美术创意还是诗歌朗诵,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他们在既不枯燥又不机械的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增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了美术创意的表达能力,拓展了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

上述两种阐述成效的表达方式都不能令人信服,想要让人相信课题研究确实有成效,需要拿出证据。实证研究是基于证据的研究,会帮助学校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相应的证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作者系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