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7月27日 星期

中小学思政课走向社会大课堂探析


□常山县教育局 徐丹文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其中一项重要改革就是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尤其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能局限“课堂模式”,必须走下讲台,融入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找准“结合点”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关键在于找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点”。在对思政课教学大纲、德育目标充分掌握之上,以下三个结合点显得至关重要。

1.国家和民族。基于中小学思政课所担负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大使命,每位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才能赋予思政课以神圣的灵魂;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才能把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上下五千年,浓浓家国情,深深民族魂,才能万变不离其宗;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思政课教师“开口说来”“信手拈来”的材料才能生动,把思政课上得有血有肉,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力量。

2.时代。身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融入时代洪流,对时代变迁具有非凡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思政课教师必须牢牢掌握的时代节拍。心里装着时代,才能让每一堂思政课充满时代气息,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社会。社会是个大熔炉,从个人到家庭,从学校到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思政课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熔炉,思政课教师必须扎根社会,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要有宽广的社会视野,包括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思维方法,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二、把握“体验点”

如果说找准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基础,那么,把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体验点”则是关键。而这个“体验点”就是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就是中小学德育第二课堂。学校要主动联系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对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一个梳理,从中选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思政课“体验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按内容划分,大致可以分成“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和“传统文化”三大类。

1.革命文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在革命过程中锻造了坚不可摧的革命文化,这个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是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如各地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就是革命文化教育基地。

2.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思政课必须把学生对改革文化的体验放到重要位置,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认识国情社情民情,参加适当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眼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3.传统文化教育。衢州是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作为衢州思政课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学生体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实践重点。

三、促进“生长点”

促进学生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等方面,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生长点”:让理论由浅入深地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具体行动,从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小学思政课,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增强其感知性,善于发现爱国主义的精神细节,要在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充分挖掘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通过人物说话,通过故事育人。同时,要让爱国主义在有形的实践中得以升华,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2.树立振兴中华志向。中小学思政课必须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要发挥思政课从“情”到“志”升华中的作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开辟校园“德育第二课堂”,设立“少年说”大讲坛,让更多学生登上讲坛,讲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将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变化,亲眼看见从业者艰苦奋斗的足迹,进一步坚定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3.实践报效祖国行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是实现行为的转化。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博大壮美,要把爱国情报国志化为一股股刻苦学习的力量,更要成为情感归属和肩上的责任,成为报效祖国的实践行动。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上做足文章,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中小学思政课从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的召唤,也是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一次华丽转身。思政课只有放下身段,褪去浮华,才能破茧化蝶,获得新的生命,担负起国家赋予的重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