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6月5日 星期

探索教师幸福感的教育现代化“长”啥样
杭州这些学校正在“试水”

□本报记者 黄莉萍

“教师对学校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说这话的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李伟涛。5月28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学教科研学术周的教育现代化论坛上,与会专家通过网络同杭州的教师、校长们分享了教育现代化在现在及未来对教育人的影响和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论坛上,杭州市教科所前期征集并筛选出的一批面向教育现代化“试水”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探索。

人的现代化是第一位的

“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模式是不一样的。”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信息技术、脑科学等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显著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的国际秩序、全球治理规则与人类文明交往方式正发生着历史性变化。这都对教育现代化产生直接影响。

“人的现代化,是要放第一位的。”李伟涛说,相对于一直都很重要的GDP,未来国民幸福指数将更为重要。因而,教育现代化,首先需要理念转变。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对青少年体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幼儿的体质健康监测是短板。“实际上,国外如日本这样的国家,体质健康监测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和幼儿。”李伟涛认为,关注幼儿思维发展,引导更多的以游戏为主的亲子互动,是现代化幼儿教育的模式,“教育现代化追求的体育,体质健康指标不应仅是体育的各项达标率,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伦理、规则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五育并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转变到位的理念。

教育现代化,需要摈弃一切“旧东西”吗?李伟涛的观点正好相反。他提出的第二个需转变到位的理念就是“让传统与现代融合”。

“越走向现代,越需要发挥传统的作用。”李伟涛认为,在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变革中,学校会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融合发展等,“这需要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如今,不少学校的办学目标开始指向培养具有追求幸福能力的社会公民。这也是李伟涛认为的第三个需转变到位的理念:成就获得感。“未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指向学生幸福的课程建设和指向教师幸福的研修分享。”李伟涛为此提到了一项面向上海教师的调查。调查中,70.5%的教师表示“会向他人推荐自己学校是工作的好地方”,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83.4%)13个百分点。“这说明学校在满足教师幸福感和满意度上有不少工作要做”,李伟涛说。

“现代化的教育,应是社区、企事业单位联合学校、家庭共同构建的协同育人体系。”谈及教育现代化的体系之变,李伟涛认为,另一个变革是评价学校的标准开始从单一的学生发展标准,逐渐向包括学生发展、当事人获得感、营造区域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四维质量评价体系转变。

教师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能做些什么?“教育现代化有两大内容变化:即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总体安全观教育等的观念教育和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科创教育,应被教师们持续关注。”李伟涛认为,未来,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探究欲,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管”的方式变革和学习方式变革尤为重要。

而在现实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学校的创新变革项目中去?李伟涛认为,这是因为学校“管”教师的方式有问题,“学校的课程规划、学科规划和项目设计等,一定要让教师的参与前置,这样教师才会主动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实践中。”

“更重要的是, 学校首先要保证教师有参与的时间。”李伟涛介绍,有问题意识,懂得创造试验的教师,才能在不断循证改进的实证研究中,最终指向科学的育人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教育现代化的杭州“试水”

推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参与式”学校治理行动,是杭州市勇进实验学校尝试的教育管理现代化探索。“教师开始从以往的‘服从式’向‘参与式’转变。”校长方斌介绍,该校为此改变了传统教工大会模式,化整为零,建立了“校委会—部委会—组间会”的三级“议会”路径,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建议监督机制。在该校,教师对学校发展不仅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更有“撸起袖子干”的主体权力。

在教师的参与设计下,勇进实验学校构建起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学生发展素养评价体系;探索以活力学生、活力教师、活力学部、活力学校四个维度推进的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围绕教师发展目标,着力建设德育管理项目组、学科教学项目组、课程建设项目组、专题研究项目组和临时性项目组等。如今,方斌发现,“当学校管理着眼于教师立场,教师便自然地积极开展基于学生立场的教育教学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初、中期,学生的居家在线学习如何破解学习习惯散漫、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不强等问题?

杭州市澎博小学以提升项目学习“一体育人”的功能,打造起具有“立德树人”和“一专多能”的项目学习专业团队。简而言之,推出了每天下午的综合学科(音体美等)教师“一师包班”制以及相应的教师研修方式。“学生们能从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学到什么,每天下午1点到3点,每个班的学生在包班教师带领下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副校长楼翀介绍,学校从健康生活、生命观念、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国际理解、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学习研究主题中,提炼并厘清其中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组织音乐、体育、美术、心理、信息等学科教研组教师团队通力合作,强有力地推出一个个综合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项目实践活动。

包班教师瞿菁是一位美术教师。在她的“致敬英雄、为爱发声”项目实践活动中,她不仅辅导学生制作“宣传画”,更开展了“寻访身边英雄”“为爱发声”“乐高拼搭”等涉及科技、少先队、文学等领域的系列活动。“教育现代化目标和传统包班方式的有机融合,不仅让教师获得了‘一专多能’发展的喜悦,更收获了学生们的全方位成长,融洽了家校关系。”楼翀说。

“获得真正的成长,是让教师们收获满意感的最佳路径。”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思小学为此探索起培养教师批判性思维的青年问学社,以期改变青年教师依赖教参、老教师经验、名师教案备课,但疏于思考的现状。

“没有固有的‘参考书’与‘标准答案’,倒逼青年教师在真实透明的情境中聚焦自己需解决的问题及目标,并付诸行动。”文思小学教科室主任徐佳介绍,在青年问学社,青年教师不仅通过撰写“小提案”或“小研究”记录自己的实践,更通过寻求研究合伙人组队研究,尝试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每个研究团队还需通过专家智囊团组织的答辩环节,就研究问题的价值、策略的有效性等开展思辨,最终将能够在课堂上运用的有效策略优化提炼成研究方案,运用到课堂实践后再进行反复验证,最后提炼形成经验总结或者小课题。”徐佳认为,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带领学生进入到现代化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

未来,学生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区域新型学习中心“未来科学+”探究厅的模样。“作为一所普通公办老旧小学校,唯有不断寻求学、教方式的变革之路,方能弯道超车,实现人的教育现代化。”杭州市抚宁巷小学为此格局很大,近两年来先后打造出“未来科学+”探究厅和“问题化学习教室·多元化学习空间”。校长梅升君介绍,今年开始,学校将通过“问享式学习中心”“问享式课堂”,变革学、教方式;通过面向区域校内外学生的“未来科学+”探究厅课程;通过提供必要的材料、资源、师资、路径、评价等的支撑,让学生们在自主选择、项目推进、合作探究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和能力提升。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