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11日 星期

经历疫情“大考”,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再出发”


□本报记者 汪 恒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共卫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话题。在疾病防控这个看不见的战场上,专业人员时刻待命、执锐披坚。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全球新发突发疾病和新型流行性传染病的增多,一方面对公共卫生领域人才的需求呈上升之势,另一方面现有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短板”也逐渐暴露。高校作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造就适应未来形势的公共卫生领域人才?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内相关高校的负责人和专家。

危时能“救火”,关键在平时

“与临床医务人员相比,公卫人更像是一支隐形的部队。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然而危机一旦发生,就要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宁波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丽娜表示。“在疫情中,临床医务人员主要是‘去存量’;公共卫生人员是做好预防工作,‘减增量’。如果预防这个环节有重大缺失,公共医疗体系很快就会被拖垮。”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刘翠清说。

专业素养的练就离不开系统的学习过程。据了解,本科阶段的预防医学专业和研究生阶段的公共卫生硕士是当下高校进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最直接、也最常见的途径。“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一级学科。目前国内本科专业招生多为预防医学,或者我们称之为狭义的公共卫生,以防病为主。”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刘晓冬介绍。据统计,2019年共有5所省内高校设置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总计招生人数约为300名。

“预防医学属于应用型学科,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很重要。”张丽娜说。在宁大,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都要依据公共卫生领域的现场实践来开展。同时,院系还聘请了省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而在杭州师范大学,预防医学专业以公共卫生监测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为特色方向,开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课。浙中医大则将“治未病”等中医理念也融入到预防医学专业中。

层次相对更高的公共卫生硕士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多元,并因此被人称为“卫生行业的MBA”。在刘晓冬看来,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不是本科专业的简单进阶,而是范围的拓广和内容的深化。不仅要有预防医学的知识体系,还要与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探究健康的科学规律和疾病的影响因素,并适时适度科学合理地施加干预,以保障公众健康。“合格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不仅仅要精于预防医学,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组织、协调及领导能力。”刘晓冬强调。

能力全面、拥有创新思维逐渐成为被推崇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标准。温医大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公共卫生硕士“四证合一”模式试点。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则是在传统公共卫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纳入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多学科交叉能力。

面向未来,“补短”刻不容缓

面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专业领域的人手与质量是否充足?“眼下,全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规模还远不够实际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的基层公卫人员十分短缺。在疫情最中心的武汉,公卫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更是暴露出许多问题。”杭师大医学院副院长许亮文表示。

“与临床、护理等专业相比,目前公共卫生专业的培养规模只是个零头。”许亮文说。根据温医大的一项调查统计,2019年全国设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104所,而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则达到了205所。同时,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因待遇等因素造成流失的情况也不容小觑。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2009年到2018年全国疾控中心的从业人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4.5%。

“机会和危机并存。这些问题得以充分暴露,反而是好事。公共卫生领域的春天或将到来。”刘翠清认为。今年3月,教育部出台通知,提出此次研究生扩招将在招生名额上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专业倾斜。据记者了解,我省高校也据此增加了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如温医大的公共卫生硕士已扩招了30人左右。宁大则重点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方向增加了招生名额。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或将对今后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带来启发。公共卫生人才与医疗人才的培养将有更多融合。许亮文告诉记者,这次疫情期间,有不少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如果他们的预防医学意识再强一些,就会大大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杭师大此前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熟练穿着防护服的毕业要求,接下来对临床医学与护理等专业的学生也做出此项要求。浙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则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公共卫生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毕业后的教育培养机制,以适应公共卫生高度实践性的要求。

公共卫生专业还应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张丽娜介绍,开学后学院将开展系列活动,把参加此次疫情防控的公共卫生人员请到课堂来,跟学生分享经历,增加大家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在我看来,接下来政府也需要提高公共卫生行业的吸引力,确保足够比例的预防医学毕业生走向专业岗位而不是流失。”刘晓冬表示。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