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师周刊·教学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3日 星期

“一只蝙蝠”带来的微变革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 余 君

“一只蝙蝠的奇遇”是以疫情为背景,让学生创编一个童话故事。这样的习作情节构建尤为重要,因此我录制了讲练结合的“如何构建情节图”微课,为学生提供曲线形、鱼骨形、表格等情节图模式,带领学生梳理自己收集的资料,理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及蝙蝠在事件中的角色。最后,鼓励学生根据情节图,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这是我尝试在小学高段开发的系列微写作课程中的一部分。该系列微写作课程内容由与蝙蝠有关的童话故事创编“一只蝙蝠的奇遇”、绘本创编“冠状病毒的自述”、书信写作“给蝙蝠的回信”和倡议书写作“蝙蝠给人类的倡议书”组成。

宅家学习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习作指导、习作展示等方面都必须作出变革,引发了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新思考。

教师可在线上发布资料整理提纲,并为学生提供各类平台和公众号以便其收集资料,同时让学生欣赏一些网络上流传的较为成熟的视频、小绘本等,最后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适当的剪接、整理,用文件夹分类存放。

在学生写作前,我都会播放自己录制的10分钟微课,传授一些习作方法,学生经常需要在观看过程中暂停思考或进行仿写、归纳、情节设计、在线提问等,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可反复观看。

如何让图画和文字组合成一本具有个性的绘本?我专门设计了一节“绘本欣赏与创编”微课,提供样本,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由局部到整体地设计自己的绘本作品。

《蝙蝠给人类的一封信》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小视频,其中拟人化的手法和动情的表达很能引发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共鸣。如果学生给蝙蝠回一封信,需要代表人类表达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应该怎么表达?应该用哪些事实作为支撑?

我继而设计了“观点的表达与支撑”微课,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出发确立回信观点,列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开展回信写作。

在经历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相关写作后,人类要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个学生的心里,此时让他们以蝙蝠的名义给人类写一封倡议书,肯定是水到渠成。

可是学生对倡议书接触得较少,不了解其写法,于是我又设计了微课“倡议书欣赏与写作”,让学生通过阅读各种不同形式的倡议书发现倡议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和语言特点,从而能够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倡议书,比如有的学生用上了快板来表达。

与传统的线下当堂习作指导相比,线上系列微课习作指导更具课程感,也更具自学效应,其设计重点更多的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自学导学,而非满堂灌。这样的自学性小微课在今后的线下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起到很强的学习辅助作用,教师在疫情结束后也不应停下研发脚步。

平时班级中会布置各种习作展示平台,或张贴,或诵读,以发挥优秀习作的榜样作用。线上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朋友圈、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微发布,发布后的传播范围比线上教学更大,产生的鼓励和榜样作用也更胜一筹。

习作经教师甄选后,通过班级公众号发布,并邀请家长和学生在文末点评,增强互动,浓厚班级写作氛围。学生将绘本用美篇软件制作,在爸爸妈妈的朋友圈发布,比一比谁得到的点赞更多。学生利用配音秀软件为自己的习作片段配音,配音作品发布后喜悦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