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月15日 星期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本报记者 言 宏

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就如何看待义务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质量被狭义地理解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由此导致学生过度竞争、择校严重、家长过度焦虑等问题。新时期,我们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质量。”杨东平开门见山地说。长期以来,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提高学生分数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其实教育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等,在此基础上,配合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目前,农村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农村学校的硬件明显改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学校“上好学”的追求,实际上异化为对城市化的应试教育的追求。缘于此,杨东平认为需要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学生需要的不是更多学业方面的技能,而是能够让他们提升身心健康的生活及生存技能。”学校的教育目标要从“达到一定标准测试的考试成绩”和“着重关注数学、科学、语言和社会研究领域的西方传统教学模式,教授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知识”转变为“对学生及其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祉产生积极的影响”。

杨东平认为,对教育质量的认识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说:“大学者,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00年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的理论,认为“除了儿童的生长外,教育没有别的什么目的”。教育的本质原本是单纯而清晰的。但是,应试教育对教育的异化,使教学成为培训,学习成为刷题,考试和分数成为目的。“教育的雾霾”遮蔽了人的需求、人的温度。

回归教育的本质,就要从应试教育突围。重新审视教育目的,矫正经济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不是强迫和灌输,而是点燃和唤醒,给每一个学生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力量。要确立“儿童中心”“儿童优先”的理念,举办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落实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尊重并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的要求。要改变唯分数、唯学历、“目中无人”的教育,回归树人育人、学做真人的价值。学校要培养正直、善良、追求真理、关注公平和正义、具有完美道德和高尚情操的人。要遵循生命生长发展的规律,发掘每一个人独特的价值。按照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重视非智力因素和核心素养的养成。要使教育重新成为社会文明的源头活水,恢复教育家办学,使教育重新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共治共享的事业。

更新教育理念是一场真正的教育变革的基本前提。当前,教育评价是导致各种教育问题、教育乱象的直接原因。改变“五唯”的错误导向,就是要摒弃应试教育体制形成的一整套价值、制度、评价,按照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价值观,构建一种崭新的教育生态。这需要改变追求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榜的教育政绩观,改变甚至将教育视为投资和生意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共政策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最核心的价值。

“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杨东平强调,我国于1991年、2001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了3份儿童发展纲要,体现了“儿童优先”“儿童中心”的理念,建立了“儿童权利”体系。这是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行动方案,也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面向未来,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全新教育生态,保护儿童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促进教育创新是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未来共同的目标。”杨东平认为,面对未来,要适应互联网和智能机器人时代的挑战,就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人的智能,而不是与机器竞争计算能力、解题技巧,即所谓“用人类智能战胜人工智能”。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重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减轻学生负担,从应试教育突围,不仅仅是为了解救困境中的孩子,也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具有前瞻性的价值,有利于达成素质教育、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等目标。教育创新不仅意味着更多地使用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也不限于教学过程,它意味着将互联网文化所昭示的自主性、开放性、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公众参与、资源共享等价值融入现行教育,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等不同方面。

在新的教育生态中,满足这种多样性、选择性的教育需求,需要超越单纯财政视角、单纯高考视角、单纯教学视角的教育改革,将教育结构、教育体制和机制的调整改革作为核心。“要加强督政,对地方政府的错误教育政绩观实行问责。”杨东平对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提出了解决之道。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北清率”不达标为由责罚教育局局长,形成从“市长—局长—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压力链,其根源是地方政府错误的教育政绩观。因而,制止教育恶性竞争的乱象、禁止给学生学校排名和公布成绩、禁止以升学率奖惩教育局,需要追根溯源,对地方党政领导实行问责。

当然,深化考试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也是重要方面。需要更新教育评估理念,加快教育评价制度和技术的改革。要继续深化高考和中考改革,改变“分分计较”的评价方式。“所有这些治本之策归纳为一点,就是改善基础教育生态、从应试教育突围。面向未来,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低评价的全新教育生态,整体降低‘学历军备竞赛’的水平。”杨东平说。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