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

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惩戒需要这些“特质”


□郑碎飞

惩戒权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在立法上认可教师惩戒权既是对教师的尊重也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

笔者借鉴斯宾塞自然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五性教育,适性惩戒”,教育学生能够自治、自省、自律、自育,收到了理想的育人效果。

人文性:育人为本,合法合规

基于“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理念,惩戒应符合育人规律,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惩戒措施,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我在班级里常态性开展“啄木鸟行动——回顾反思单”教育。反思单包含“事件回放”和“后记”两部分——第一部分“事件回放”由回顾书、我的反思、同学之声、老师的话、家长留言五部分组成;后记由行动总结、同学之声、老师的话、家长留言、班主任寄语五部分组成。后记是当前事件教育之后的跟踪评价,以期实现教育的“言必信、行必果”。

如班里的4名学生因在学校图书馆吵闹被扣“文明班级”分,我便请违规学生通过撰写“三次吵闹”反思单进行自我反思。这也让教师能了解事情的经过并作出相应的教育指导——指出错误所在,并指明成为文明读者的努力方向;通过反思单这种交流媒介让家长当天即了解事情经过并跟进教育,家长与孩子约定:如果孩子没有改错自新,到图书馆看书就得戴口罩。让违规的学生从与老师、家长的约定中学会坚持,从而实现教育惩戒的道德教育意义,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操作性:适时适度,过罚得当

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达到惩戒效果,惩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把握惩戒的时机与尺度,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几点基本原则:公正合理、过罚得当、保护尊严。我每带一个班级,教室里必设2张反思桌,“反思桌”顾名思义就是给犯错的学生反思用的。

在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类似的错误时,到反思桌前进行反思是一种挺有效的选择。在美、澳等国家的小学,教室里也有类似的设计,甚至有专门的反思室。反思桌对矫正该生的错误习惯,以及防止其对周边同学产生负面效应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艺术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代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在管理班级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惩戒方法。比如,学生犯了诸如迟到之类的小错误,便罚唱歌,不仅能使犯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活跃班级氛围,陶冶情操。另外还有罚写说明书和心理病历,与检讨书不同的是,说明书和心理病历是学生自己对犯错事件本身及自身的深度剖析,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省,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时候,我家后山是一片橘林。有次同村的小李子在摘我家的橘子正好被我父亲撞见。我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教训他一顿,没想到父亲笑嘻嘻地说:“小李子,你这么懂事的啊!知道伯伯忙,来帮伯伯摘橘子!来,继续摘,把这个空筐子摘满,摘满了你再走,也带一些橘子回去吃。”现在想来,这就是惩戒的艺术。

共育性:家校携手,合作教育

想要发挥惩戒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与努力。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负责。

比如,学生小胡最爱课间在教室打闹,教室的课桌椅经常被他搞得“人仰马翻”。进入六年级,小胡还爱在教室门口起跳,打一下门框横梁。有一次起跳下落刚好撞在数学教师的怀里,撞在数学教师手中的木质大三角板上。幸好,那是冬天,他穿着羽绒服没有被扎伤。但长此以往,总会出“大事”的。在和家长充分沟通后,我宣布:小胡如果在教室里冲跑或者在门口摸高拍横梁,郑老师就“奖励”他在操场跑道上跑个够,摸篮球筐摸个够,至少30分钟,由郑老师陪着;如果郑老师不在,就请老胡陪小胡“强身健体”。

养成性:学习规矩,化惩为导

惩戒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但比惩戒更好的教育是“导之以礼,养之以善”,即养成教育。惩戒教育是对“坏行为”的堵,得一时之效;规则养成教育是对“好行为”的导,成毕生之功。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规矩的关键期,我通过班规指导小学生养成必要的规矩。每次班规的制定,我从五方面着手:自主制订,让班规有亲和度;奖惩结合,让班规有力度;知行合一,让班规有效度;与时俱进,让班规有韧度;言传身教,让班规有温度。

适性惩戒,使得惩罚能在一种温和平静的状态下进行,缓解了师生、亲子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他们对教师或者父母产生隔阂甚至迁怒于人;也让学生心甘情愿修正自己,健康成长,真正向上向善!

(作者系温州市实验小学班主任)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