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课堂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

教师应是美与智慧的化身


□王 梁

专家大约可分两种:一种是见面不如闻名,名气很大,架势十足,一见面,一开口,就觉得名不副实或不过尔尔,顿感失望,自此对其失去兴趣、取消关注;一种是见面更胜闻名,名如其人,名副其实,一席话听来,胜读十年书,大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出乎意料、喜出望外之感,并涌起探索其更为丰富和深刻之处的强烈意愿。

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郑英无疑属于后者,此次培训期间,一睹这位坊间盛传的“美女专家”风采,并现场聆听其精彩演讲,实属有幸。尽管我坐在大礼堂后排,看得不算真切,但可能更是一个恰当不过的距离。

郑英此次讲座主要分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和“教师要懂得成人之美”。

说实话,这两个论题并不新鲜,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多年前我曾就此有过较为系统的论述,听讲座之前我也做好了溜号逃课的准备,然而,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一直听到了最后。

设想一下,如果是其他人,比如是自己站在同一讲台上讲同一主题,是否也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是否也能唤醒、感染下面的听众呢?估计多半不能如意。究其原因,郑英不仅“谈美”而且“行美”,不仅“知道”而且“行道”,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远远望去,只见郑英一袭红色长衣,身姿挺拔,短发利落,加之表达清晰,妙语连珠,其所思所行是那么和谐有机地融为一体,实在算得上美之化身。她不仅仅是用语言和思维在做讲座,而是用整个身体、整个生命在演绎和传达。

教育是一种关系学,是美的互动,是生命的辉映。学生进入一所学校,来到一个班级,遇见一位又一位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在他们的教育引导下,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获得知识、能力、心理、思想、人格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要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多么重要。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训练,但是诸如心理、思想、人格等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融进学生的生命河流中。

教师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健康、鲜活、生动、美好乃至高贵,实际上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最重要的教育力量、最持久的教育影响。

有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分数提高,而是整个生命都会被打开,整个精神都将被贯通,其成长发育的状态将会是自由舒展、匀称和谐的模样,不生硬,不板结,不畸形。

郑英展示了她班上学生的形象——健康阳光、明媚鲜妍。我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郑英班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之所以惊艳于郑英之美,实在是因为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不够美,不够好,诸事不顺即心情阴郁,学识浅薄只生搬硬套,眼界狭窄则独断专行,乃至只育分不育人,功利市侩,邋遢粗俗……

有一次我在参观考察中,无意间遇到一位女教师在走廊上大骂一位男生,劈头盖脸、刺耳污秽,声音响彻整幢办公楼,还波及对面教学楼,引来不少师生侧耳侧目。

听陪同人员解释,她还是该校的一位骨干教师,是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这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女性应有女性良好的气质、教师该具教师的正面风范,而这位女教师的师之风范在其习惯性吼叫中荡然无存。

很多年后,这位女教师依然会被学生铭记,但被记住的一定不是温馨美好,而是丑陋不堪。

由此我联想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布置的考核评价、教育部门推出的研训都不应局限于课程标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等“术”的层面,更应包括让教师如何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更有意义的诸多内容。

郑英的美丽和成功,除了她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这样一种感性特质之外,更深层的是她具有一颗蕙质兰心、一个聪明大脑。她说自己高中时数学成绩很“牛掰”,虽然后来教历史与社会课,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曾退化消失,反而更添助力,使其在社会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脑洞大开,游刃有余。

在讲座中,她多次宣称不喜欢心灵鸡汤,她的讲座之所以能让人聚精会神、难以割舍,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内容安排、言语表达、思想提炼方面的理性力量、智慧光芒,给人心灵触动的同时更激荡脑力、推动思维。

这其实很难做到,现在国家提出要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其实也是对教师高学历、高智商、高专业水平的要求。

情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如果加上智慧,或许能产生奇迹。

郑英列举了很多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例子,比如她将每一届所有学生的姓名串珠成链,镶嵌在一篇优美的散文中;比如她独创师生联系本,与每一位学生都凝成一种特殊的联结;比如当学生对中午饭菜不满并迁怒于食堂师傅的时候,她辗转腾挪、不着痕迹地让一位会“川剧变脸”的年轻厨师给学生们上一堂“表演艺术课”,更是一堂“生涯规划课”、一堂“生命教育课”,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包容;再比如有一年她带学生秋游,在山野中迷路,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学生表现出各种情绪,她脱口而出“有人把弯路走直,惊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多看几眼风景”,迅速安抚学生情绪,并且让他们体验到“活在当下”的真谛……凡此种种,在郑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俯拾皆是。

正如郑英所深信和致力的“我更在意与周围亲近的人的关系质量,至于外界的声音,我不那么关注”。她与学生、与丈夫各种“互怼”让人忍俊不禁,三言两语,俏皮灵动,轻松愉悦之余更见其锦心绣口。这种有趣灵魂,能不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舒心吗?能不吸引欣赏及热爱的死忠粉丝吗?事实正是如此。

最后,记录郑英讲座中的两条主旨名言:“教育,向美而生。”“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余生愿努力做一个内外兼修、美与智慧并存的教师,一个美好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