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丹
谈及童话,你脑海里会出现哪些形象?是惩恶扬善的神笔马良,是智慧勇敢的小红帽,还是勤学武术的功夫熊猫?在杭州,有一所幼儿园把这些童话元素渗透于游戏之中,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园长陈韫介绍,该园成立于2012年,因为园名为“桃源幼儿园”,所以从那时起,她和教师团队便开始思考,如何把幼儿园打造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世外桃源”。“童话和游戏,是童年绕不开的两大关键词。”她说,基于儿童对童话的喜爱,以及游戏对儿童的成长价值,该园近年来探索形成了以童话主题、童年游戏和童心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童话课程。
2014年,陈韫提出了“把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开发成童话游戏场”的构想。“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当一些游戏融入了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元素,他们就会变得特别投入。”她举例说,如把电影《功夫熊猫》里主人公阿宝练功夫的情景“嫁接”到体能锻炼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身体平衡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和坚持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于是,她带领教师团队重新规划户外活动场地,根据场地材质、地形特征分别注入童话人物、童话情节、童话情境、童话法宝四种核心元素,打造了12个能全方位提高儿童综合能力的户外童话游戏场。
该园把户外童话游戏场分成社会交往类、科学探究类、运动体能类和艺术创想类4个类别,而每一个类别相应地创设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其中,社会交往类童话游戏场紧扣童话人物的榜样作用,借此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以“小红帽”的游戏为例,孩子们要扮演小红帽去看望生病的“奶奶”,他们不仅要在“森林”里面寻找制作“点心”的食材,而且要和小伙伴一起躲避“大灰狼”,最终把“点心”送到“奶奶”手里。其间,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商量对策,合作战胜“大灰狼”,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交往习惯。
科学探究类童话游戏场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动手又动脑的空间,里面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引导孩子自发地开展科学现象和数学概念的体验探究。运动体能类童话游戏场因“境”而异,不同的游戏情境助力孩子们掌握不同的运动技能。根据儿童体能发展规律,孩子们平时需要练习跑、跳、钻、爬、投掷等技能。考虑到简单机械的练习会让孩子们失去耐心,该园教师就把童话情节“搬进”游戏场,激励孩子们不断挑战自我。艺术创想类童话游戏场则是把童话中的金钥匙、宝葫芦、神灯、神笔等“法宝”变成游戏道具,孩子们可以借此来进行艺术创作。如“神笔马良”游戏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笔,孩子们可以穿梭于不同的游戏场自由创作。有时候,孩子们还会利用“神笔”为其他童话游戏场制作需要的道具。
“孩子们在户外童话游戏场中不仅仅有‘身体的运动’,更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童话、体验童话,用一种动态的形式表达、表现童话,从而获得‘头脑的运动’。”在陈韫看来,户外童话游戏突破了常规户外活动指向健康领域目标的局限,让幼儿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儿童成长各目标领域的多元经验。2016年,该园关于户外童话游戏场的探索经验获得了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不止是户外,该园还创设了室内童话游戏场,重点指向幼儿精细动作、身体控制、动作协调、语言表达和科学探究,对于幼儿发展进行了深度而全面的补充。针对室内外游戏场的选择性、计划性、评价性、均衡性等问题,该园设计开发了“童话护照”。“一方面在于给孩子选择童话游戏场项目提供指引,并引导孩子大胆尝试每个游戏场;另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游戏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介入。”陈韫说,随着童话游戏场的深入开展,教师们逐渐退到孩子身后,把游戏规则的制定交由孩子自己做主,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制作游戏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