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

关注学生有效参与 提高科学探究精准性


□丽水市莲都区处州中学 范大銮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个参与的过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那么,什么样的参与才是有效的呢?

下面就“提高学生有效参与”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提高思维参与的自发性

在科学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行为参与,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参与。动手过程中的动脑,才是学生智慧成长中本质的东西。在科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一种心理紧张,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发现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曾创设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风吹向树木,树木会有什么变化?

生:树木会变弯。

生:树木会被吹断、吹走。

师:那么把乒乓球放在嘴前,用力吹气,又会怎样呢?

生:(很不屑地回答)乒乓球会被吹走。

师:那么把乒乓球放在玻璃漏斗里,对着漏斗嘴使劲向下吹气,又会怎样呢?

生:乒乓球会掉下去。

而笔者当场演示的结果是,乒乓球只是在漏斗里跳动,并不会掉下去。学生被眼前的现象惊呆了,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自发做试验,有的不断与他人讨论争辩,投入探究之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授之以渔,提高行为参与的实效性

在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容易淡化促进者的角色,虽重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但对探究方法的指导却显得不够。实际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基础及其认知规律,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眼和视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一课时,在介绍完透镜种类后,就组织学生探究凸透镜如何对光起作用,而对如何探究却没有指导。结果很多学生面对桌上琳琅满目的器材无从下手,有的在摸透镜的厚薄,有的甚至拿着凹透镜和凸透镜模拟望远镜……下课铃声响起时,并没有多少学生能认识到凸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在再次教学《眼和视觉》这节课时,这位教师改变教学策略,精准制定探究教学的目标,并选择平行于主光轴、通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进行研究。学生在明确了探究目标和方法后很容易就得到了透镜对光的作用,以及三条特殊光路。有的学生通过观察还发现了光路可逆的原理。学生的研究乐趣空前高涨,并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出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三、学会倾听,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而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习惯。然而,在科学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一学生在汇报探究成果时,其他学生显得无所事事或是在忙其他事情;前后发言的学生在观点上如出一辙;同组成员会对本组发言者的观点产生异议……可见在探究的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交流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而“不善于交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会倾听。听就是要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观看别人的研究成果(报告、图表、模型等),把别人的探究与自己的进行比较,思考有没有要学习、改进的。如有问题,应友好地向别人指出。当学生在倾听和表达方面表现出能力较差时,教师就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对话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交流、合作、发展搭建平台。

四、活化环节,确保探究参与的灵活性

目前所能见到的探究式教学,其探究的过程大多都包含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5个阶段。这些过程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完整性,然而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在体现这一完整性时却容易导致探究流于表面,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明确具备这5个阶段,这些阶段的顺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其中某个环节作为重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探究;也可以将一节探究课分成两节课进行,或将一节探究课分成课前、课堂两部分进行。

例如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中,可以第一节课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第二节课进行“实验及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教学中,则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而在课后进行实验及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课堂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必囿于教材或教参。教学是艺术,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对探究活动进行合理调整。课堂上的探究,不能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如果让探究走向模式化、程序化,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及在学生的体验性上毫无建树,那么这样的课堂就脱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根本,学生也无法从这样的探究中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