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25日 星期

把握规律 争当教育行家里手
——三论学习贯彻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在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说,如果我们教育系统63万教师都能坚守全面发展的理念,坚定教书育人的初心,实践素质教育的理论,并形成大合唱、发出最强音,就一定能引领全社会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舆论环境。

确实,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一定要有哲学的思维。在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教育问题,才能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矛盾论以及辩证法,教导我们在教育上尤其要做到知行合一。仅有“知”没有“行”,只能是空谈务虚;仅有“行”而没有“知”,“行”也难免跑偏或难以持久。

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有专家的视野。教育管理者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争当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广大教师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致力于做专家型教师。只有懂教育,才会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性,才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才会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只有懂教育,才会尽量不去干扰学校和师生,不给他们额外的负担,从而为教育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教育回归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大计,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要有工匠精神。当前,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明知如此却无所作为,究其根本是缺少一种坚持,随波逐流。片面追求“提分快”“升学率高”,而不是埋首于教育大花园,精耕细作、静待花开。我们要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倡导“坐冷板凳”的精神,决不能让那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来破坏教育生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还要有爱心。教育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教育人需要有情怀、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意识。如果仅仅“为稻粱谋”,我们就不能殚精竭虑,就无法培养出能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系于己身的新一代。要像父母爱孩子一样地关心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名师生,要看得到这“每一个”。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要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的个性,创造学生能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潜能。我们要创设丈量教育、丈量学校、丈量师生的新标尺,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到其本源和规律上来,立德树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以干在实处的作风、走在前列的理想、方显担当的勇气,争当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切实把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承担好、职责履行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