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实验小学 饶小丽
这是一个大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已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它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方式,改变着教育研究中对数据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推动着教育的深入变革。因此,我校在推进智慧课堂的实践中,正逐步探索走向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之路。
一、智慧课堂教学的缘起
2016年9月,云和县启动了智慧教室项目。同年11月,我校在全县率先将智慧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启动了智慧教室项目的实践研究。学校二年级段全部启用智慧教室团队合作学习项目,三年级段进入浙江省移动学习终端项目,逐步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初探。
2017年,学校加入浙江省智慧教育联盟,构建了“学、磨、研、炼”的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学——理念先行,种子领路
学校建立智慧教育领导小组,成立种子教师团队,让骨干教师领衔,带动其他教师实践。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专题的校本培训。通过两个试点年级的常态化使用,教师们借助移动终端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构建了高效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并展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生本理念成为可能。
2.磨——主题研讨,课堂研磨
从2016年开始,学校每年开展“智慧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研课、同课异构、磨课、评课、展示5个环节组成。评课环节,教师们利用苏格拉底教学分析系统诊断上课教师的学教行为。研训成果的呈现方式有“课例”,也包括“说课稿”“教学叙事”“教学实录与反思”等。
3.研——借智借力,名校共研
学校积极探索借力发展的研训途径。两年来,先后与松阳开展了远距互动课堂,与杭州行知小学、绍兴柯桥实验小学、宁波惠贞书院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在与专家、名校教师一次次的切磋交流中,教师们领略到了智慧课堂的无穷魅力,更坚定地走在了教学探究的路上。
4.炼——课题深化,模式提炼
学校以“箬溪大讲坛”为平台,定期开展智慧教学论坛和教学沙龙活动,并鼓励教师总结实践经验。学校开展“金字塔式”的课题研究方式,以总课题《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总领,围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习结果等在学科教研组开展子课题研究。
二、牵手“AI助力的精准教学”
2018年1月,我校制定了新一轮的《基于课堂教学变革办优质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逐步推进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同年9月,我校成为浙江省“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学校。
1.智慧环境进一步完善
2018年11月,我校与云和的“西藏小学”——黄源小学共同建成了远距同步课堂智慧教室,营造了推进智慧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
2.智慧教育机制不断健全
根据丽水市、云和县出台的有关课堂精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评价标准,我校制定了《云和县实验小学精准教学管理规范和评价标准》《智慧课堂教学积分奖励办法》等机制,在教师备、教、辅、评、研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
3.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实证性教研初探
2018年11月,我校教师们积极尝试利用苏格拉底教学分析系统,通过“议课厅”自动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各个教研组利用教师行为大数据开展实证性教研,参考科技互动指数、教法应用指数、教材实践指数,积极探索不同学科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教学路径,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短短的半个多月,学校共采集了173节课,其中被典藏的经典课例有20多节。
4.开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初探
IES云端补救学习平台的开通,整合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资讯,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教材阅读、作业缴交、测验(翻转课堂)等线上活动管理。学生作答记录自动上传,学习历程与学习诊断报告功能完整,教师利用大数据研究如何引导学习评价从关注分数转向学习诊断、问题解决等,并通过采集真实数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5.启动实施“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工作
2018年11月,推进省项目(云和县实验小学与黄源小学)远距同步课堂的教学尝试。目前,同步课堂教学的试点课程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美术等,各学科教师之间进行课前协同备课,课中同步课堂,课后互动教研。
三、智慧教育研究中的收获
两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智慧教育迅猛发展,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智慧课堂关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态,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有持久的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多元,学生的泛在学习力不断增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全国、省市级数百项大奖。
2.教师与新技术携手同行,信息素养不断提升
教师在全国、省市课堂教学评比、优课评比、微课程评比、微课制作评比等比赛中屡屡获奖,多名教师成为全国、省市级优秀指导师;教育科研层次不断提升,省级课题获奖5项,市级课题获奖10余项。
3.学校智慧教学特色初具雏形
智慧课堂的推进,从个体发展到团队,从团队扩散到全校教师,教师们主动加入研究队伍,创建了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新模式,学校形成了较浓厚的研究氛围。2016年10月,我校成为“浙江省智慧教育联盟”学校。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智能活动工作特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