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1月25日 星期

小学略读教学的有效拓展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郑 燕

当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常常会依托拓展阅读,但却存在“安排无时、效果甚微”“重视情感、漠视语用”“重点模糊、无从用起”等问题。为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合理安排阅读时机、关注阅读重难点、注重阅读主体建构,让拓展阅读成为提高略读教学效率的有力帮手。

一、略读拓展有其形而无其神

(一)安排无时,效果甚微

案例: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一课时,教师根据单元导语及略读课文的导读提示,要求学生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体会海岛战士小高将昆虫带往海岛,用双手将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的决心。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师安排了拓展阅读的环节,选择了两篇主题相似的文本。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在课内完成阅读,这一任务被安排在了课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拓展阅读作为弹性环节,让学生觉得这一部分内容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而且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时没有足够重视,所选的两篇文章内容过于浅显,缺乏阅读“坡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帮助不大。

(二)重视情感,漠视语用

案例:在执教《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教师在关注人物细节描写的同时,也从情感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只选择了与课文主题“善意的谎言”相关的一些故事,并未涉及课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等有利于阅读能力提升的角度。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但当下一些语文课堂却忽视了这种训练。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时,只是为了将情感主题进一步升华,却漠视了文章的语用价值。

(三)重点模糊,无从用起

案例:在执教《中华少年》一课时,教师按导读提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诵等,还出示了相似主题的其他诗歌。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重点把握模糊。虽然在教学中教师也精心设计了欣赏课外诗文的环节,却只是一扫而过,学生并未领悟到诗中的重点,不知如何迁移。

教师对略读课文的重点把握比较模糊,在出示相同主题的诗歌时,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该如何迁移运用。学生的思维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后,缺乏自主建构的主体意识,导致学生无从下手,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能在无序中进行。

二、略读拓展有其形,也要有其神

(一)合理安排阅读时机:见机行事

略读课文承载着从半独立阅读向独立阅读过渡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合适的时机安排拓展阅读对于略读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课前的拓展,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一种心理期待,有了这样的阅读期待,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会更浓厚,显然这样的课前拓展对学生是有帮助的。

2.课堂深入,指向目标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会在课堂的中间环节加入拓展阅读,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而,盲目地加入拓展阅读的内容,不仅增加了课堂负担,还会因为目标的指向不明适得其反。课堂上,拓展阅读与教材文本是相依相存、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应选择有助于学生多元解读的拓展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课尾加强,回归文本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为创造学生独立阅读的机会,常常会不加选择地给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材料,从而出现拓展阅读资料成堆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加强课外资料与教材的联系,精心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迁移语用的材料,让拓展回归文本,达到实效。

(二)关注阅读重难点:指向语用

1.题材相似

让学生在相似题材的拓展文本中客观、理性地辨析和体会,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当遇到重难点时,不仅仅只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可以从相同题材的阅读中得到启发。

2.学段相关

每个学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拓展资料的时候应考虑学生的学段特点,采取合理的阅读策略。

3.文体相符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想要让拓展文本更好地辅助于阅读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拓展阅读资料的精髓与略读课文文本相融合,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文本语言特点,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三)注重阅读主体建构:以生为本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以生为本,基于具体学情,满足个性化需求。

1.在学生主动时展示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材料,学生总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教师若能在学生兴致最高时出示学生需要的内容,对课堂无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学习困惑时拓展

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惑时,教师及时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拓展资料,通过对课外文本资料的解读,可以轻松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间的困惑存在共性,学生的疑惑之处,往往就是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之处。

3.在矛盾冲突时延伸

阅读中的矛盾往往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存在否定态度;二是同学间的观点产生分歧。当遇到这两种情况时,教师需要出示课外阅读资源,在关键时刻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