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

“玩·美”小孩养成记


□本报记者 朱 丹

“秋天是会响的,树叶掉在地上有声音。”“秋天是毛茸茸的。”“秋天是一个有泥土味儿的季节。”……当问及“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杭州市万家星城幼儿园的孩子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段时间,该园孩子把自己认为好玩的、神奇的、美丽的“秋天”带到了幼儿园,还亲手布置了一场创意展。据了解,这场创意展将从11月初一直持续到月底。

除了秋季创意展,该园每年还会举办春季花草节、夏季达人秀、冬季喜乐会等园本文化节。而这些活动统统由孩子们自己做主,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创造与表达。“孩子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乐观、探究、创造、坚韧、协作等能力,正是我们的课程所要追寻的教育目标。”园长施林红介绍,近年来,该园探索并实施“玩·美”课程,期待在“以玩激趣、以美育人”课程理念的浸润下,培养拥有“美情”“美智”“美行”的儿童。

“玩·美”馆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每周向孩子们开放3次,每次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在孩子们眼里,“玩·美”馆是一个“好玩”的场所,里面容纳了3~4张工作台,投放着各式各样的材料和工具。孩子们在场馆里如何进行学习?“各个场馆的学习内容没有做预先的设定,也不规定统一学习轨迹,而是随着孩子与材料、环境以及同伴的互动来生成动态的教育活动。”施林红告诉记者,“玩·美”课程以美术教育为支点,整合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开设了“木玩家”“布落格”“纸挥家”“泥好玩”等8个场馆。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专用室,“玩·美”馆更像是工作坊,解决了“专用室功能定位单一化”“材料未促进儿童深度学习”“教师组织缺乏课程意识”等问题。

在“玩·美”馆,孩子的一个创意就是一个项目。根据创意缘起的不同,该课程逐渐形成了自发式、订单式、主题式和联动式等实施途径。当孩子们进入场馆后,自发式活动就自然产生了。他们自发兴趣、自定目标、自选材料、自主表现,而教师则只是引导孩子沿循“构思设计—实践创作—分享回顾”的流程来完成作品,其间不干涉孩子对具体内容、材料的选择。

走进“玩·美”馆,你会发现,每个场馆都设有一个信箱。原来,该园的任一孩子和教师都可以往信箱里投递“订单”。下单人要以儿童能够理解的形式来填写“订单”,并根据需求投到相应的场馆信箱中。比如,小六班的“娃娃家”区角需要一个抱枕,班里的孩子就通过画画的方式来填写“订单”内容。这张“订单”被放入“针和线”馆后,会有其他班级的孩子自主查看信箱。“这时候,往往需要教师辅助孩子一起来阅读‘订单’,引导他们读懂里面的内容,如抱枕的尺寸。”施林红说,之后教师会先询问孩子“接单”的意愿,招募有兴趣、有意向挑战的孩子来完成“订单”。

与订单式活动不同的是,主题式活动基于师幼互动中所衍生出的内容,大家围绕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开展创作活动。从主题生成到分工合作再到共同展示,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同时,联动式活动更是打破了不同场馆及不同材料之间的学习界限。当创作遇到困难时,孩子们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场馆,联合其他场馆的孩子“抱团”解决难题、实现创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支持孩子们持续的探究。对此,“玩·美”馆的活动周期为3~4周,即9~12个小时。施林红认为,“一馆一周期”看似是放慢了孩子的学习节奏,却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有了充分思考与探索的时间,孩子们就能自然而然地卷入到深度学习之中。而这种顺应了自己节奏的成长方式才是真正的成长。”她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