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

叶兆明:乡村学校“蜕变”的领路人


□本报见习记者 张 舰

晚上8点,大多数学校大门紧锁,阒无一人,但在宁海县最偏远的、唯一的农村寄宿制小学——长街镇岳井小学却是灯火通明。孩子们已休息,教室里坐满了教师。校长叶兆明站在教室中间,正和教师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岳井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师平时都住在学校,于是叶兆明利用晚上时间开展了特别的“夜研”活动。每周一次,每次围绕一个教师在班级管理或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集众人智慧,共同研讨解决。

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叶兆明是土生土长的长街人,已经从事农村教育工作22年之久。4年前,刚刚调入岳井小学担任校长的叶兆明第一次跟随“最美摆渡人”“中国好人”张翎飞一起乘船接送住在隔洋塘海岛的学生,在与船上家长的闲聊中,听到了家长对岳井小学的负面评价,这些话深深地刺痛了叶兆明,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岳井小学的现状。回到学校后他立马召集了全体教师会议,对教师们说:“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形象就有可能变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

经过反复思量,叶兆明决定从教学质量抓起。他组织教导处从网上查找各学科的名师课程,教师们先集中观摩学习,然后由相关学科教师上台试讲,其他教师听完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后来,根据学校实际,在叶兆明的坚持下,基于同伴互助的小课题研究“夜研”活动也开展起来。白天上课、晚上学习,但教师们并不觉得辛苦。语文教师薛璐芸说:“校长这么拼,什么事都身先士卒,为了学校,身上有一股永远用不完的劲儿,我们都被他带动起来。”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光靠自己“拼”还不够,还得想办法引外力。叶兆明利用与金桥小学结对的优势,想邀请金桥小学的骨干教师来支教,但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金桥小学也难以抽调骨干教师出来。既然无法引进来,干脆就改为走出去。去年,在学校只有13名教师的情况下,叶兆明将薛璐芸和俞可可两位年轻教师送到金桥小学培养一年。当时,他听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一方面学校师资本来就少,另一方面请代课教师会增加不少费用,这对于本就财政吃紧的学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困难。但叶兆明力排众议,在他看来,要把眼光放长远,学校克服困难只有一年,但他们带回来的经验可以受用很长时间。如今,这两位教师专业成长迅速,都已经返回岳井小学开始帮助同事们。

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叶兆明更担心的是孩子们自身的学习。在他看来,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阅读量。他曾经调查过,许多农村孩子家里没有课外书,即使有也多半是作文选。为此,叶兆明不仅在每个班级设立读书角,还在学校门口建立候车书吧,存放了200多本经典读物。“我希望孩子们在等班车时能够看一点书,多读经典书籍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对数学应用题和英语阅读理解也有帮助。”候车书吧在室外,书本很容易折旧。叶兆明却说:“与其放在屋子里烂掉,我宁愿孩子们把书翻破。”

叶兆明明白,要想改变岳井小学的形象,不能光靠成绩说话,学生的品德同样重要。于是他大力倡导“孝儒文化”,带领学校的优秀教师编纂了6本与儒家经典有关的校本教材,还发起了“每天一诗词”活动。校门口的黑板上,每天都能看到叶兆明用秀美的小楷书写的古诗词。他希望孩子们能够见贤思齐,做一个言行孝顺、博学多才、信念坚定的人。

自叶兆明担任岳井小学校长以来,岳井小学走出全县农村小学垫底的困局,2017年评上了县“优秀单位”。今年,叶兆明获得了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这无疑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但叶兆明却将功劳归于岳井小学的全体教师。他说:“教师再辛苦,只要能改变农村学校的面貌,也是一种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