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9月28日 星期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人”
聚焦“工业4.0引发技术教育的新挑战”研讨会

□本报记者 胡梦甜

在工业4.0时代,工人是否会被机器替代?信息化、综合化的智能工厂是否还需要专业领域的技能专家?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将失效?……在欧洲,曾有不少预言家悲观地描述了未来工业“灾难性”的场景:工厂空无一人、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失业率高涨……

果真如此吗?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视野下,职业学校当如何应对挑战?在不久前由常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主办的“工业4.0引发技术教育的新挑战”研讨会上,在场的国内外嘉宾都将焦点放在了“人”上:“人”是这场改革的关键。

完备的实训室or学校中的“人”

“工业4.0是什么?”这是意大利Edulife教育有限公司创始人安多乐先生在研讨会上最先抛出的问题。“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而到了工业4.0时代,科技呈指数型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但这恰恰也是机遇,可以把人从简单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发现人的潜能、寻找到自己热爱的行业,并在此过程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安多乐先生说。

Maxfone公司创始人严立格先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在欧洲,99.8%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93%的企业是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微型企业。“很多高新科技都来自于这些企业,在这些小微企业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严立格先生看来,企业的变革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变革,从工业3.0到工业4.0,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诚如常山职业中专校长季志辉所言:“要应对工业4.0的挑战,拥有最完备的实训室和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因为能够真正带来改变的是学校中的‘人’。”

“技”的训练or“能”的培养

“从工业3.0到工业4.0,欧洲有700万就业岗位面临消失,大量年龄超过40岁的人面临失业,因为这些人不具备工业4.0所需的能力。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也有可能无法应对明天工作的要求。”安多乐先生的一席话,让在场嘉宾陷入了沉思。

严立格先生也表达了相同的隐忧:“今天的企业不知道明年要生产什么,因为产品是由未来的需求决定的,这样的商业模式变得更为复杂,企业员工不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要不断地开拓思维去创造,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研讨会上,意大利莱切大学教授艾贤礼出示了两张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照片,分别是会乐器的大脑和不会乐器的大脑。可以发现,会乐器的大脑有着更活跃的思维。艾贤礼指出,人类的大脑有着非常广阔的领域,当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新的领域时,人的能力会不断提升,实现指数型发展。“今天,职业学校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把企业面临的问题带到教室,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创造价值。”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职业教育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新的改变。”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江平说道,“学校应更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多学科思维等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能力的培养,从教育手段、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让学生从被动掌握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生成新知识的创造者。”

“工业4.0时代,不仅仅需要‘技’,更需要‘能’,要把专注力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季志辉的心声。走在常山职业中专的校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创造的气息。学校从市场上回收了报废的汽车,任由学生“折腾”。废旧轮胎被学生绘上图案后成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生将报废汽车改装成沙滩车、太阳能汽车;将废弃的排气管、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拼装、重组后打造成变形金刚、蚁人等别致的工艺品……“相信这些拥有无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学生,一定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中走得更远。”季志辉如是说。

退居幕后or主导改变

工业4.0时代,怎样的教师能称之为好教师?艾贤礼这样说道:“我不确定未来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应首先做出改变,成为积极面对改变的主角,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改变、不断创新的人才。”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跨界合作的策划师。

事实上,常山职业中专的中意合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正是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挑战。2010年,学校和意大利维罗纳圣泽诺技术学校和罗马Gerini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创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初创阶段,10人的教师团队,仅有1人是科班出身,其余均是文化课或其他专业的教师。每到周末休息日、寒暑假,教师们或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下企业实践调研。数学教师徐春红如今的另一个身份是学校汽修专业负责人,不仅承担了“汽车设计”课程,还于2016年考取了高级工证书。她说:“要将学生培养成未来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师首先要‘跨界’。”

为了牢牢把握工业4.0对汽修人才需求的脉搏,学校以欧洲质量框架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开始探索“文专”融合的“学习单元”教学法。语文、数学、英语、汽修等学科教师以项目为中心,整合文化课和专业课的相关知识点,共同开发课程。每一个学习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考核。以电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运用为例,学生不仅要设计电气线路图,根据线路图在网孔板上正确安装线路,最后还要撰写详尽的工作报告。“这就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它改变了原有的课程框架,把各种隐性资源调动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获得不同的增量。”季志辉说。

为满足行业需求,今年下半年学校新增了汽车营销专业方向。在季志辉看来,懂技术、能服务、知营销的一体化人才是未来企业人才需求的趋势,课改就是要把专业调试和跨界融通一并考虑,为学生提供未来就业、创业时的非对称性竞争优势。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