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静远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以不同形式悼念在“九一八”事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我省各中小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
战争虽已远去,英雄并未走远。英雄本该被人铭记,可在当下却被淡忘了。记者最近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小学生,当问及“心中的偶像是谁”时,许多学生的回答是影、视、歌明星。
那么,中小学校该怎样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他们走近英雄,崇尚英雄,并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让英雄真正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让英雄精神为中小学生“强筋壮骨”,记者就此走访了省内一些学校。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也是开展英雄教育的最佳时期。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结,但英雄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十分遥远,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如何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建议,“可以将一些英雄事迹融入日常教学中,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英雄,走进英雄的世界”。
目前,我省一些中小学校结合当地特色,通过参观、走访等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英雄世界。温州洞头区有个英雄人物海霞,她是上世纪50年代的民兵连队长。她的事迹曾被写成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并改编成电影《海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每年军训时节,海霞中学都会邀请当地女民兵连教官在为学生训练的同时,也为他们讲述“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在学校的“红色教育”周上,学生走进海霞军事主题公园,寻访海霞故事,争当红色讲解员。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读一本红色书,观一次红色电影,讲一个红色故事,力求多方体验和感受海霞精神,并成为这一英雄精神的传播者。
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旧址曾是抗战时中共活动基地,如今已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学第一天,该校把新生入学仪式放在了校史陈列室,学习当地革命英雄“浙中刘胡兰”——李敏、林勃的感人事迹。
英雄具有时代性。战争年代,血洒疆场的是英雄;和平年代,各行各业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也是英雄。一起寻找新时代的英雄,也成为当前中小学校英雄教育较为常见的做法。
寻找新时代的英雄,并非漫无目的,而是要从当前热点话题中寻找,或者从与自身实际较为贴近的人物中寻找。江山市城南小学语文教师陈春琴说,从家喻户晓、以智慧和技术造福人类的院士袁隆平到航天英雄杨利伟等,学生找到了很多新时代的英雄。这几年,学校还把《感动中国》作为学习新时代英雄的重要影像资料,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观看学习。陈春琴还举办了一场新时代英雄分享故事会,引领他们崇尚英雄,争当新时代接班人。
在一些校友资源较为丰富的学校,教师动员学生从身边的校友资源中寻找英雄。2012年,安吉县良朋小学编写了《我们的榜样》一书。该书记录了海啸英雄蔡玮玮等3位校友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料都是由学生搜集的,学生对这3位校友进行跟踪采访,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以不断充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