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平桥镇前山中学 许峰敏
近年来,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工具进入农村中学,让语文课堂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的载体形式
多媒体是一种工具,要利用好这种工具,应因课而异。选用适当的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对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而言,可选用的载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子板书。电子板书包括Word和PPT,这是多媒体教学初始形态,也是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形式。使用电子板书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而且可以根据授课的实际需要对课件内容进行增加和删减。缺点在于长期使用会形成一种惰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在书写板书时灵感的闪现。
2.电脑动画。动画效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一些比较夸张的、虚构的、幻想的,传统方式无法表达的东西,都能在其中表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缺点在于过度的动画展示,会引起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发生兴奋点转移,影响教学效果。
3.影视片段。优点在于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传递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但是缺点也如同“电脑动画”一样明显。
4.沙画。沙画具有成本低、易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能发挥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课件的制作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下的教师备课
制作课件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才能设计出满足学生需要和感兴趣的课件。而教师在收集和运用资料的过程中,眼界不自觉地开阔了,同时间接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1.教学素材的收集和选择。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多方面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去芜存菁,制作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翻查了大量的互联网资料,力争找到与文章意境高度相似的照片。比如说表现树上的雪“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就找树尖上有雪的照片;表现山坡上的雪,就找与山色黄白相间的雪的照片等。这些材料的收集,不仅为课件的制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还能促进教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课件制作。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就要利用资料制作课件了。但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能用得上,这里有一个去粗取精、去劣择优的过程,最后还要对选择后留下的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因此,教师必须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保证内容有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制作朱自清《背影》一课的课件时,为了向学生表达父爱如山的情感,在PPT首页,笔者就放了一幅大山的图片,还特意做了个链接,链接的内容是一首体现父爱的MTV——黑龙演唱的《爸爸我心中的山》,这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巧借多媒体的视听共鸣,突破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演示,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形成图画、声音、色彩最佳组合的整体效应,对学生视觉、听觉、触觉感受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打破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瓶颈。
诗歌这类文体,对于学生来说一般是比较难以把握其意蕴的,因而仅有吟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初中生对于什么是乡愁是没有概念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就采用了播放沙画的形式。沙画里,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乡之情的对应物一一体现出来:小时候的邮票和家信——长大后的船票、远远招手的新娘——从年轻到年老的母亲直到坟墓——波涛汹涌的海峡两边的海岛和大陆。因此,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首诗以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与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构思极为巧妙。
再如在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时,笔者不仅收集到了静态的落日余晖下的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还找到了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在瀑布的轰鸣声中感受到黄河“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之美。在学生的赞叹声中,笔者体会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共鸣,更加形象地感知文章的美,无形中课文的重点突出了,难点也突破了。
2.借力多媒体巨量的知识贮存,拓展师生视野,增大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多角度迅速地展示教学内容,改变原来的板书和枯燥空泛的讲解,摆脱低效率,提升课堂知识的容量。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应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辅材料,而是从浩瀚的互联网中选择有用的材料,进行归纳和提炼,萃取其中最有营养的部分。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为了体现亡国的悲痛和屈辱,笔者收集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旅顺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在图片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最后,笔者以周恩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结尾,学生们很受激励和鼓舞。
四、趋利避害,正确应用多媒体
1.避免过多过滥,舍本逐末。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虽然能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使用得过多过滥,也会起到反面效果。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惰性,过度依赖提前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不会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境的变化去积极备课,不会有针对性地增删课件内容,这不利于与学生之间擦出新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多媒体也会分散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感官深陷于“声色”之中,却没有进一步的探寻和思考。
2.不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漂亮的板书,也会给学生一种艺术的享受,这是多媒体教学无法达到的一种境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表达,引导学生去感知文章本身的意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用激情来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多媒体教学缺少语文教学过程教师个性的表达,缺少了师生的情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