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6月6日 星期

未来乡村教育的质量观和教育观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杨东平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裕。这其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到教育问题,但它的很多方面,尤其是乡风文明、治理有序,都跟区域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学校是乡村最有活力的地方,要振兴乡村必须振兴乡村学校。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为我们新时代的乡村教育,城乡教育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指导思想。一体化发展肯定不是用城市教育来取代乡村教育。一体化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一样化发展。因此,农村的特点依然会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新时代能够跟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村教育的升级版。

乡村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1.0版是“有学上”;2.0版是“上好学”;3.0版需要我们去破解去建构,需要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才是适合乡村学生需要的教育?什么才是未来乡村教育的质量?

要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教育,需要认识未来学校的新特点。首先,未来学校的价值是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幸福人生。所以在此意义上,它是高度人文性的。同时,它也是小规模的,追求小班小校,学习时间弹性化。学校按照儿童的天性来组织教学,开展个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学校、学生、社会、家庭构成一体,家校充分合作,学校是多重的学习中心。在这种新型的学校当中,互联网技术、IT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要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教育,需要认识未来乡村教育的新特点。乡村学校的基本特点是小班小校。现代教育要进行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本来学校就应该是小规模的,这是我们强调小规模学校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乡村学校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是复合模式。乡村学校作为今后乡村的一个文明中心,它会统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功能,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现在已经出现了幼小中一体化的学校。乡村学校的第三个基本特点是要探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就是具有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能够改善生活自我发展的教育,而不是与农村生活完全脱离的教育。

要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教育,需要重新认识未来乡村教育的质量。首先,质量体现在有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界定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基本的教学能力,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第二,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关注儿童的健康、娱乐、休息、安全等,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重视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乡村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对学生的关注除了考试就是分数。我们要从应试教育突围,不能把应试所追求的分数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质量。

其次,质量体现在课堂改革上。通过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有价值的教学来提升改善学生的能力,包括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广阅读行动、“互联网+”的教育技术运用、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第三,质量体现在重视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因为在农村地区能够进入大学的,毕竟是相对少数的学生。如在西部地区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仅三分之一左右,即大多数的农村的孩子,是注定进不了大学的,最后进入城市打工,或者建设新农村。因此,义务教育就更应该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培养能够使他们走上社会获得自我发展和事业成功的一些综合素养,懂得技术文明,形成遵纪守法、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好的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普通话的水平等。另外,要重视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在耳濡目染中,让他们与农村建立情感的联系,我们要培养能回到农村的建设者而不是乡村的逃离者。

要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教育,需要重新认识未来农村教育观。3.0版的乡村教育要追求的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责任,质量才是学校的追求。学校要走向内涵发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关注“物”转向关注“人”,即从关注资源和技术转移到关注学校的内在,由“教”转为“育”。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内涵,也是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价值。二是由“外”向“内”,过去我们关注的比较多的是整个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布局等学校外在的一些问题,以后从提高教育质量的角度,要更多关心学校内部的问题,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问题。第三,要重视变革的由下而上,因为中国的农村差别非常大,情况各不相同,资源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要强调基层学校乡村教师自动的和主动的作用。

我们要呼唤新的农村教育观,其实就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即依据生活而教育,为改善生活而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生产的技能、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提出“三自”教育,就是在学习上要靠自学,在体育健康上要靠自强,在管理上要靠自治。我想这是100年以前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想,今天仍然是我们的理想。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