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5月25日 星期

我们拥有“教育爱”


□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

副园长 卞娟娟

世界上的爱有千百种,在人类众多的“爱”中,有一种被称之为“教育爱”。什么是“教育爱”?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定义:“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在我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一群拥有“教育爱”的人,爱的仁慈性与爱的智慧性是“教育爱”的显著特征。

当每个家庭把全部的希望——孩子,托付到幼儿园时,幼儿教师会用最大的仁爱与慈悲之心,抚慰、照顾、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位家长放心,让每个家庭安心。根据“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我们一天8个多小时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孩子,生活、游戏、学习,处处有着我们的身影。幼儿教师常常弯着腰、蹲着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的是能与这些“小不点儿”更贴近,进而能更平视、更尊重他们。只要走进幼儿园,任何人都能够感受到教师们浑身散发着仁慈的光辉。而这种仁慈既是“教育爱”的基础,也是“教育爱”的内核。

古代哲学家董仲舒有过这样的观点: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就是说,人的爱心与仁慈还应包含智慧的策略,同样地,教育幼儿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我们不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教知识”,而是尊重孩子的特点,理解孩子的特质,让孩子在游戏中、操作中、亲身体验中获取认知经验。比如,一次平常的帮厨劳动——剥笋,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又能让他们在操作中观察笋的结构特点,获得科学认知。而这也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是需要智慧和方法的,他们发现笋壳是片片相扣着包裹生长,因此剥壳不能生拉硬拽,而是应该在底部开始剥,环绕着摘下笋壳。同时,剥下的一堆笋壳有大有小,孩子们还可以进行排列排序、数与量的对应,这又是一个绝好的学习契机。

孩子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个体特质,是教师的“教育爱”愈发浓厚的催化剂。我们善于用反思性思维审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件件“普通事”,那些附着于我们身上,弥散在日常教学中粗糙的、感官略过的“原始经验”,就会内化为教育感悟,最终帮助我们厘清教育属性,改进教育方法。

在幼儿园,每天都能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与稚拙、蹒跚但却自由地在活动室、游戏场走动的孩子的身影,交相掩映着,这唯美画面中所流淌出来的“教育爱”,恰恰显现了这种爱的独特性:它是发自内心的仁慈与爱心,也是一种具备专业素养与知识技能的行为能力。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