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叙事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2月2日 星期

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


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样

□杭州市余杭区

育才实验小学

许 娜

周一早上,推开办公室的门,只见我的办公桌上赫然躺着三封信。其中两封信的信封上竟然还写着“致许老师的一封愤怒的信”。三封信来自三名女生,诉求是一致的——控诉一名男生的种种罪状,表示忍无可忍,要求换座位。

我陷入了沉思。刚开学时,我和副班主任认真分析了每个学生的性格,仔细研究并慎重地确定了座位的安排。没想到,还是出现“联名上书”的事件。难道,真的应了副班主任当时说的:“你接的是什么班啊?个个是人物,谁都不能跟谁坐一起。”

我想,既然是“人物”,更应该讲道理,更应该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B.舒尔博士提出,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要让他们有“我能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信。

我首先要做的是倾听。课间,我请这三位女生到我办公室坐坐。我在表示理解他们的感受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是什么问题让你们在相处时出现了这么大的不愉快呢?”

“他说着说着就动手推我桌子,或者把我的本子画得一塌糊涂,当然我也会回击。所以,我觉得很烦,不想跟他坐了。”

“班里有些同学在拿他开玩笑,他很生气。他生气了就拿我们出气。”

“有时,我们在说一些跟他无关的悄悄话。他看见了,就说我们在背后说他。”

……

默娜·B.舒尔博士非常强调,对话过程中长辈应该避免对孩子的想法做出价值判断。因为表扬肯定会抑制孩子进一步思考其他解决方法,而批评则会让孩子不愿再说出真实的想法。这两种判断都会让孩子从考虑后果和思考解决办法转向选择一种能获得长辈赞同的做法,自然而然妨碍了孩子自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这样对不对?”

“不对。”

“既然不对,你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你们在整件事情中有没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呢?”

“不应该当着他的面讲悄悄话吧,还是看着他笑眯眯地说的,故意引起他的怀疑。”

“那他知道你们对他的愤怒吗?你们都不给他机会,直接告到我这里来,合适吗?”

……

通过反问,意在促使她们关照自己的行为,从而树立对整件事情的客观看法。

“那么,除了他,你们认为以后到其他学校,或者走上工作岗位遇到的其他人,所作所为都能符合你们的心意吗?”

“不会。”

“既然不会,换个位置就能解决问题吗?”

“不能。”

“那怎么办?”

……

“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相处不好的难题,让彼此的关系好起来呢?”

我想,我不应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学生才会慢慢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先跟他沟通一下,告诉他我们的感受。”

“我们也先向他解释一下,我们不是在背后说他,然后再告诉他,他那样我们很生气。”

“沟通后,如果他不向我们乱发脾气,我们就不换位置了。”

……

我鼓掌赞成。最近我特别留意了他们的动态,貌似随意地经过他们身边:“你们现在相处得怎么样啊?”

男生没心没肺应声答道:“好的呀。”

那三个女孩会心一笑:“挺和谐的。”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