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博士书记”云南扶贫记
2015年7月,浙江大学选派农学博士徐超炯到云南省景东县温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铁了心要为该村贫困户做些事情,摘掉“穷帽子”。
徐超炯向县里“讨”了500亩水晶豌豆种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组织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水晶豌豆。秋季下种的水晶豌豆,到冬天已是青藤缠绕、豆荚饱满了,变成了现金,每亩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起原先种植小麦,水晶豌豆让贫困户们的收入增长了5倍。”村委会主任杨爱萍说。
如今,在有关方面和徐超炯等人的努力下,通过发展高原山地立体农业,种养结合,对接销售,温卜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6人已全部“摘帽”脱贫,走上了同步小康的康庄大道。接下来,徐超炯还打算将农产品对接浙江市场,开拓更大产业空间。
作者:柯溢能 蒋亦丰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9日第1版
宁波用党建
领航区域教育现代化
近日,宁波召开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部署。
“全市中小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达表示,中小学党组织要牢记学校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中小学的“根”与“魂”,以党建领航助力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
今年8月,宁波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2017年,宁波新建、改(扩)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4所,改造薄弱学校34所。同时,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史望颖 吴 彦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12日第3版
桐乡
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
近日,桐乡市教育局惠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运行。据中心负责人马红权介绍,该中心下设办事大厅和惠民接待室,实行教育服务一站式办理,通过践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跟踪落实制、信息研报制,进一步保障服务质量。其中,办事大厅设立常设窗口、服务热线、服务专网、驻点专窗等服务渠道,惠民接待室主要接待信访群众。它是集导引服务、政策咨询、投诉举报、业务受理等“一站式”综合性教育行政服务的前移“大堂”。
据了解,该惠民服务中心作为综合性服务平台,将全面对接浙江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等网上服务载体,通过实行“现场+线上”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服务模式,推进窗口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桐乡市教育局局长施勤高表示,惠民服务中心是桐乡教育践行“最多跑一次”的重要探索,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需要。
作者:蒋亦丰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1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