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

职业教育切莫被“剧场效应”绑架


□王 姬

前阵子,一篇名为《“剧场效应”绑架下的教育》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提到:“‘剧场效应’正在中国教育中泛滥成灾。中国教育被恶性失序绑架,在每况愈下中加速坠落。”“不断延长的上课时间、愈演愈烈的补课、疯狂的作业、尴尬的优秀教师、 肆无忌惮的超级中学,‘剧场效应’已经绑架了教育。学校在制造文盲,教育在摧残文明。”全文观点犀利,虽然部分内容有失偏颇,但是看后仍让人心有戚戚焉。

什么是“剧场效应”?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忽然,有一个观众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却置若罔闻。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戏。虽然大家都更累了,却没有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看不到戏了。

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笔者在目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不少职业教育被“剧场效应”绑架的现象。

模糊的导向。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教会议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家长想让孩子读大学的愿望,同时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少数职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鼓励学生参加高考,职业教育演变成升学教育,就业导向转向为升学导向。课程设置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原本应该在高三进入社会顶岗实习的学生却坐在教室里复习迎考。每年高考成绩揭晓之时,一些中职学校热衷于排名,大力宣传高考状元,张贴高考喜报。

功利化的比赛。2002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长春拉开帷幕。开办至今,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大赛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比赛影响日益扩大、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的同时,比赛的功利性导致学校教师的负担越来越大。殊不知,技能大赛毕竟是少数技能拔尖学生的竞技,少数学生却要占用优质的师资、设备,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正常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个别企业的过度参与也让大赛在某些程度上变了味。部分企业为了推销自己企业的产品,取得赛项赞助权后年年更换设备,学校为了能够顺利参赛,不得不花重金去购买这些比赛型设备,而更换下来的设备往往成为鸡肋被摆放在实验室里,再也无人问津。

花哨的课堂。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阻力相比基础教育要小一些。同样是推进信息化教学,基础教育还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课堂已经花团锦簇。微课、仿真软件、网络学习平台等已是公开课的常用元素。活跃高效的课堂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课堂近在咫尺。可纵观常态课,学生昏昏欲睡、嬉笑打闹,因实训设备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课上无所事事的现象时有发生。

是职高的学生都迫切想升学吗?不是。是学校热衷于把精力都用在准备各级各类比赛上吗?不是。是教师想要让自己的课堂呈现出虚假繁荣吗?不是。是单一的评价尺度,是恶性的竞争,是监管的缺位,是匮乏的资源,是生存的焦虑,是下一代不能输的恐惧,绑架着家长、孩子、教师和学校。

今天,我们热衷于讨论职业教育的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却忘记了我们的前辈已经在百年前,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职业教育内涵。黄炎培先生一直提倡职业教育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应与技能培养并重,“手脑并用”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的核心。黄先生当年所提倡的,正是职业教育今天所缺失的。

笔者期待,在未来有这么一所职业学校,学生上午上文化课、专业课,下午上各类选修课、技能实操课和社团活动课,晚上可以读读书、写写文章、看看电影。周末,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或外出郊游。

也许,这一天并不遥远。

也许,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本文作者系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名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