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

未来已来,“云端”上的课堂如何链接教与学


□本报记者 胡梦甜

课堂上,电子白板自动将画面切换到工厂车间,学生不仅可以聆听企业工程师来自一线的讲解,还可以和他们“隔空对话”;借助大数据,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的薄弱点定向推送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开展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将目光投向新媒体。

今年9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未来已来,面对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中职学校如何顺势而为,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以学为中心的未来课堂?在浙江省,不少中职学校先行先试,开启了一场“云端”上的学教变革。

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午饭后,楼静静在校园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掏出手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开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花香茶韵之茶艺,开始进行在线学习。“我很享受午间的这段静谧时光。”楼静静说道。

在义乌国际商贸学校,越来越多和楼静静一样的学生爱上了“云端”上的学习。去年3月,学校推出在线课程学习平台,首批共上线公共素养、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文化素养、专业拓展等五大类32门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这些网络课程由一堂堂5~20分钟的微课组成,课程以模块形式设计,每个模块都有多个任务。学生可在平台上自主“点餐”,只要在既定时间内学完课程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全新的教学形态给原本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课程一经推出,很快受到学生的热捧。“开发O2O课程,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也让喜欢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的职校学生更愿意和课程亲密接触。”该校校长任伟跃欣喜地说道。

在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学习无处不在。校园的公共区域摆放着80台智能一体机,学生不仅可以随时查阅学校的电子图书、校园的最新动态,还可以学习各种网络课程、下载所需的学习资料。实训室的每一个工位前都有一个二维码,学生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获取对应模块的教学视频。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企业专家讲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子白板、智能一体机等收看直播,并可实时和教师、专家互动。“多终端教学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该校校长郑天顺这样说道。

为了让教学资源从应用走向共享,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我省搭建了面向全省中职师生开放的浙江职业教育资源网,开通4万余个师生网络学习空间,访问量突破8600万余人次。推出100门核心网络课程,21个专业配套教学资源,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建成95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和19个专业网络空间,带动全省2000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和实践,形成广泛而活跃的网络研修共同体。

体验式学习成为一种趋势

早上8:30,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622班学生蔡嘉琦早早地来到公司,打卡后她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作为北京宝乐童车制造有限公司的采购部经理,于她而言,这又是忙碌的一天:制订采购计划,审核采购订单,监督物料的跟踪和催交情况,监督物料的到货、验收、入库情况。

北京宝乐童车制造有限公司其实是一家虚拟的公司。学校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近100平方米的虚拟商业综合实训基地。基地通过对企业、供应商、客户、银行、税务及政务大厅、会计师事务所等商业社会环境的模拟,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境。学生通过18个不同岗位的角色扮演,学习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基本业务的岗位决策。“课堂变成职场、上课变成上班,仿真实训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实际商业运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专业负责人周小峰如是说。

职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相对较弱,对于传统教学的接受能力有限。基于此,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边学边做,成了不少中职学校的用心所在。

“这里就是小普陀,位于烟波浩瀚的东钱湖中心……”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实训室里,一名学生正带着同伴欣赏小普陀的美景。借助虚拟设备,学生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普陀的一景一物,和实地游览如出一辙。去年10月,学校购置了50台卡米CAM-VRONE一体机,用于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训,这也是全省首批在中职学校使用的VR一体机。该校旅游专业负责人忻吉良说道:“VR技术将学生带入一个完全仿真的环境中,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进入景区实习,这样的体验式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无独有偶,今年5月,金华实验中学建成全省首个VR生命体验中心。在虚拟现实技术(VR)的支持下,生命教育不再只限于图片、视频等形式。学生只要走进生命体验中心,就仿佛身临其境般,进而产生心灵的触动和对生命的领悟,在虚拟现实中懂得珍惜生命,习得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技能。

悄然发生的评价变革

“14号桌的同学使用外用表姿势很标准。”“1号桌同学焊锡的成果图已经上传。”“今天课堂上学生完成电路检测排故的时间较长。”……讲台上的两台液晶显示器记录下了实训课的全过程,教师能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

这是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一堂“云实训”观摩课。“云实训”硬件系统、“云实训”资源库平台、现代多媒体系统共同构成了该校的“云实训”技能教学平台。课堂上,教师以实训工单的形式提出教学任务;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取相应的视频资源,边学边操作;教师再借助可视化界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反馈。“指导难、反馈难、评价难是专业技能教学中的‘三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该校校长周宏米说道,“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及诊断功能提升了教学精准度,真正实现了‘靶向’教学。”

在义乌国际商贸学校的微课平台上,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频率,统计出每一个学生浏览网页课程内容的次数、发帖回帖的数量以及阶段性测试成绩。教师楼英萍每天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时间,和学生、教师相聚“云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在线解答学生的困惑、和教师交流教学中的感悟……在楼英萍看来,海量的学习数据,不仅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档案库,同时还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资料,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一个人。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