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

从规则意识养成看“乖”的教育


□卞娟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乖”这个字眼:朋友、同事相聚,夸别人家的孩子“真乖”;家长与教师交谈,反映孩子在家“不乖”……然而,这种强调“乖”的教育也一度受到批判,一些人认为给“好孩子”冠以“乖孩子”的紧箍咒,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忽略了孩子的个体价值,养成了儿童易于顺从、趋同的心理,或者说,孩子“乖”的另一面,就是没有个性。

在我看来,从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来看,成为“乖”的孩子不应是一个贬义词,“乖”并不是表示孩子没有主见和胆小,而是能自觉地遵守普遍的规则和习惯,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力,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某地一所幼儿园有3名教师在组织全班幼儿外出前,协助孩子收拾准备自己的物品,他们分发书包时少走了两步,或是直接将书包抛在了孩子面前的桌上,或是扔在了地上,由幼儿自行捡回书包。这个视频被一名家长拍摄后放于网络上,引起了家长及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些网民认为这些教师行为恶劣;有些网民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学生,学生就会有样学样,后果相当严重。结果是园方对此郑重道歉,并解雇了这3名教师。上述事件反映了家长对教师的自身行为、文明礼仪的标准是容不得瑕疵的,更容不得教师的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孩子起到负面示范作用。家长们担心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也会成为一个随时破坏规则的人。

“头上星空,心中自律”,康德认为人应该对自然及道德法则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培养地,作为培养孩子的教师、家长,其一言一行就更需要自律与谨慎,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严谨守则。曾经在一些城市的幼儿园中看到,在非常狭促的空间里,孩子们很少高声叫嚷和上蹿下跳,因为教师常常提示孩子保持适宜的音量和适宜的动作范围。在有些幼儿园,孩子哪怕只是偶尔迟到了,也被规定必须先去园务处,再由园务处通知班级教师领回教室,用这个看似繁冗的流程恰恰是告诉孩子:你的迟到给别人造成了麻烦,去园务处处理解决是一种警告。

“乖”的教育不是刻板的教育,不是让教育对象丧失自我去遵照人为化的指令和标准。“乖”,是有立场、有原则的坚持,“乖”的教育目的不是抹杀孩子的个性,而是在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追求自我、自由与创新。

(作者系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副园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