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8日 星期

以问题为导向 寻求创新突破


关键词一 分层走班管理

选课走班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是课改的难点之一,打破班级建制,给教师、学生带来很多困惑。选课走班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学生、教师、班级、课程之间的稳定关系,对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了行政班和教学班共存的形式——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浙师大附中“分类分层分项”选课走班模式,主要围绕学生的选择,实现“三个回归”:尊重学生的兴趣,回归教育的原点;尊重学生的差异,回归教育的本质;统筹学校的教学资源,回归校长的办学。

首先是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让学生有课好选。以“多样”为基础,以“选择”为抓手,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形成了由分类分层分项教学课程与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双向互进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课业学习提供多样的平台。其次是重构学校选课机制,让学生选好课程。根据学校三年课程规划,结合学生的三年学业规划,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未来发展出发,自主选择课程的层级、类别与内容,实现私人定制,从“一班一表”转变为“一生一表”,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安排和主动选择。最后是重建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生的选择。

宁波中学校长邵迎春:由教学服务中心根据选择结合学校师资及教室硬件情况,组成教学班,开课前由教学服务中心协调总务后勤部门落实上课教室及上课需要的相关硬件。教学班实行任课教师负责制。任课教师是该教学班教学、纪律、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固定学生座位,确定教学班教学座位表。教学班的考试由学科备课组组长组织落实,并由其及时汇总同一学科各教学班的成绩,教学模块完成后组织统一的测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

关键词二 教师评价

无论是课程改革的深化,还是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关键。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要把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做,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办学——

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学校通过制度规范、文化熏陶、榜样示范、活动深化等形式大力加强对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形成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铁军”。我们追求评价的多维度,不断拓宽教师评价的内容、领域和广度,科学引导教师全面而富有个性的专业发展。我们研制出台了《镇海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暨校本研训手册》,覆盖了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领域,体现了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我们还实施了新的《镇海中学教研组考核细则》,特别是设置了个性化发展的加分部分。此外,我们研制出了镇海中学教师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标准、主体和方式等都做了较为全面明确的规定,更多的“尺子”为教师指明了更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我们还注重追求评价的多元性,有机整合各种评价资源,促进教师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我们一方面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显性与隐性作用,通过教学情况分析、学生访谈、校长有约等形式采集学生评价信息并转达给教师,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

关键词三 学生过程评价

适应走班教学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教学评价问题。走班制情形下,在每一门科目均具有不同学习伙伴的时候,学生需要怎样处理和新同伴的学习关系?学生需要怎样来定位自己每一门科目的学习现状?学生需要怎样把握学习过程?教师们又应该如何重新定位教与学——

宁波效实中学校长裘建浩:在走班情况下,用现有的原始分、平均分、总分等数据来横向比较教学班,由于基础不同无法获得比较有意义的结论,由于考试难度不同,纵向比较也难以实现发展评价的功能。

我们认为,教学评价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学班,观察与“以前的自己”的增量变化,才是现在有意义的评价。为此,学校确立了以“学生发展性”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观察点,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在同一群体内转化为5等第制和21等第制,然后用个体内差异法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前后阶段的学业水平情况,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这种方法用“成绩等第”让学生清晰了解自己横向和纵向的学习水平,起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对于教学班,学校采用5等第制,设置了教学效果的“均量值”数据,其计算方法如下:给A等级的学生赋8分,给B等级的学生赋4分,给C等级的学生赋2分,给D等级的学生赋1分,给E等级的学生赋-2分,然后求总分,除以班级总人数,就可以得到班级的考试均量值X。每次阶段性考试的均量值X越大,说明该教学班学生整体学科水平越高。

等第制及均量值的推进,让师生逐步建立了常模参照的评价方式,适应了通过增量来评价的教学方法。2017年,我们在等级制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以标准分作为评价数据的实践。

关键词四 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在价值取向上从追求现实功利转向追求对人的发展价值评定。学校努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富有学校个性、促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教与学过程整合的策略和方法,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五 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是“唤醒”的教育,帮助学生唤醒初心,唤醒梦想,唤醒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追求。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课程、咨询及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分析自身特质,并寻找两者契合点的教育活动——

温州中学副校长李芳:我们以“愿景”和“执行力”为生涯规划教育中最基础的理念,以“人”为生涯规划教育中最核心的要素,逐步形成更为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为关注学生基于内生力的成长与生长,从理趣、智趣、情趣的视角,构建且完善了高中生涯规划辅导的九大课程主题:生涯彩虹、知己识心、聚焦高中、本科专业、本科大学、职业生涯、自主创业、生涯决策、扎实行动。同时,在其中的5个重点主题中,各派生出5个针对“个体”的问题,构成“5+模型问题群”,使生涯重点主题和“我”真正地关联起来。

学校形成成熟而卓有成效的生涯规划教育系统:设立一个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培育一支专兼职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指导中心配置专职教师,并逐步培养来自各门学科的兼职生涯导师。自主开发“生涯规划目标参考系统”,供在校生查询。

武义第一中学校长王海斌:通过学科教师围绕学科与专业、职业关系开发20余门“学科职业课程”来推进生涯教育,组建学科讲师团,形成职业课程群,为学生选择和规划助力。学校形成了学科推进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标准,包括内容、资源利用、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使不同学科教师开发的学科职业课程有了共同的质量标准。学科推进生涯教育的内容标准一般包含以下共同元素:职业素养要求或职业特点、专业技能要求及其专业课程、职业发展前景、与高中学科的关联程度及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等。

关键词六 课程结构

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创建特色高中的关键点,着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富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夯实基础,立足长远,努力实现课程改革和学生成“人”教育的双丰收——

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沈忠杰:整合学校发展的传统和特色,按照省深化课改精神,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开展‘全人教育’,建立‘名人课程体系’”的课改总体思路,逐渐形成集学科课程、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一体化的学校“名人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整合校本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资源,打通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设立基础必修、基础选修和拓展选修课程体系。其中,拓展选修课程体系指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旨在为体验学科专业培养职业倾向,提高生活品位,为高校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打好基础。

天台中学校长郑志湖: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调控体系等四部分组成。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是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子目标而设定的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目标的集合。通过建立目标体系,使教学各环节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目标体系。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以教学过程监控为主,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通过“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原则实现教学质量各环节的逐级监控。

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协调”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监控。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通过教师发展性评价来实现的,采用档案袋评价法监控教师的学业发展。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自我调控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学生评教、领导评教、家长评教、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发展性评价。每学期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和教研组教学工作水平评价。

保障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学品质,加速优质教学的建构进程。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学校文化、物质技术条件、社会资源——

关键词七 教学资源保障

瑞安中学副校长丁晓涛:学校建设优质教师资源库,多样化架构4个研究平台——着意于“特”的教研组专场、着意于“深”的工作坊、着意于“专”的个人讲堂、着意于“广”的学术委员会,建设“博学”“甄微”“创新”“致用”4个层级课程,重点打造六大课程群,创造性地利用编码进行课程管理。学校立足美丽校园,建设视文化等十大校园文化资源;结合120年校史档案,编撰出版瑞中文化系列丛书,开设多门校本课程;凝聚校友力量,扩大社会影响。目前,已建成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化学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化和特色化教室。学校还有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籍室、浙南明清古建筑。许多社会资源,如政府部门的资源、校外社团资源、社区资源、校外教育资源等,都能充分得以利用。

(言 宏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