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18日 星期

这些暑期实践咋那么“长情”


□本报记者 张乐琼

“50元,15天,一座陌生的城市。”这个暑假,浙江师范大学的一群95后大学生在昆明进行了一场生存体验。这项极限挑战到今年已是第17个年头,上海、北京等10多个大城市都留下了生存团队成员们的足迹。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中国计量大学支教团,10年来坚持与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不变的约定,走进低矮的砖瓦教室,向渴求知识的山里伢儿讲述大山外面的精彩故事;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用画笔与诗意助力乡村,写生采风、支教助学、调研民俗,15年来足迹已遍布我省各个角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关爱艾滋孤儿“河南行”活动,宣传防艾抗艾知识,十年如一日,了解和帮助这个受到不平等眼光注视的人群;宁波大学的象山新桥支教之旅已经持续了6年,看图猜成语、趣味数学、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正是一年又一年支教志愿者们前行的动力。

细数这些“长情”的暑期社会实践,它们为何能避免“一阵风”,不忘初心,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走下去呢?

记者发现,首先这些暑期社会实践非常有针对性。在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教师董建新看来,该校的爱暖空巢实践团之所以能坚持8年,是因为他们打出了“需求牌”。每年暑假前,他们都会和当地民政部门及时沟通,获取受援老人名单,提前了解社区、养老机构的服务需求。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知心姐姐”暑期实践队则7年来一直关注着留守儿童,该院党总支副书记杨丽君告诉记者:“选择留守儿童为服务群体,一方面能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又能培养未来教师对孩子和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爱,成就自己无瑕的师德。”

在打出“需求牌”的同时,这些暑期实践又满足了学生的专业成长。像坚持了9年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海上丝路”地方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历时10年的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等皆是如此。浙海大校团委书记王湖滨认为,暑期实践与学期专业选修课紧密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形成了互补。学生从中对专业所学有所提升、有所思考,还能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暑期实践对学生有吸引力,也更有生命力。

80年前,在湄潭人民的帮助下,浙大顺利完成西迁,如今浙大人投桃报李,每年不远万里“反哺”第二故乡。所以,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开展的贵州遵义湄潭永兴中学支教活动就像是对这段历史的追溯和致敬。最早穿越1300多公里奔赴湄潭的支教队员如今已过而立之年。10年来,共有150余名浙大人参与了湄潭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志愿服务惠及当地1000余名学生,累计服务超过3500小时。今年暑假,浙大校长吴朝晖还前去看望了正在湄潭进行实践的学生,他叮嘱道,要继续做好湄潭支教事业的坚守者、“求是创新”校训的传播者,使浙大文脉在扶贫、扶技、扶智中生根发芽。

“不少高校变简单的实践活动为专门的教学科研,有些甚至纳入到正规的教学计划当中,有指导、考核和监督。”团省委志工部副部长陈掌军分析说,这种实践方式真正把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用起来,用实际成效推动暑期实践长久化、常态化。

记者还发现,有没有形成持久的团队文化,也是决定暑期实践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舟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志愿服务基地是我省30多家劳教监管单位中唯一一个以大学生为群体建立的教育服务性基地。11年来,上百名浙海大“搏·爱”实践团的成员接力开展文化帮教。指导教师任杭璐说,多年下来,传递好“接力棒”是有力保障。曾月是去年实践团的副队长,她清楚记得上届队长是如何在心理建设、讲课交流上手把手地教自己,今年“晋升”为队长后她就更加得心应手了。正是团队中成员的“以老带新”,有效地解决了参与学生流动性大、服务持续性不强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