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5月12日 星期

最专业的听课就是观察学情
——记2017年义乌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

最专业的听课就是观察学情

——记2017年义乌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龚琴娟

义乌市江湾小学 吴高旭

4月底的一天,一个二维码在义乌市教育系统悄然流传开来。只要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能收看课堂直播。当天,有1737人次扫码看直播,留下117条点评和40个赞。这是由该市苏溪第四小学承办的全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的一幕。

现场会展现了义乌市课堂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常态和动态,紧密结合信息化建设,聚焦课堂,火花连连,金句叠出,直指要害——

“学会了”“会学了”远比“学过了”重要。

为什么学生互相叫“同学”而不是“同听”?

不要让个别学生成为课堂上的麦霸。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课堂不应该套用丛林法则。

……

作为该市小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学校,苏溪第四小学的3位教师展示了课改路上小组合作状态下的课堂新样态。

工作刚刚3年的王蓓和三年级的学生们首发登场,边吃、边赏、边学共同呈现了一场妙趣横生、学有成效的习作教学。习作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教”与“学”都面临着缺乏生活感知、凭空臆造的窘境。而在这堂课上,教师为学生们创设了充分的体验、感知、交流、赏评的空间,并顺势而导,总结提炼了“有动作、有想象、多角度”的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凭借着方法指引与已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经验认真倾听、积极互动、吸纳意见、互帮共学。

随后,成玲玲带领六年级的学生一起整理复习《常见的量》,叶炳茜引领的科学课《在星空中》将自媒体技术融入课堂,学生们巧用iPad进行组内合作,观察、模拟、绘制北斗七星的模型,展望美丽曼妙的星空。

课堂上,学生们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俨然一个科研团队,大家共同发现,共同努力,让科学素养、人文情怀扎实落地。教师则在观察、倾听中适时变换角色,以引领者、导学者、观察者、合作者等多种身份与姿态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学会学、乐于学保驾护航。

与会教师发现了几位神秘人物——每堂课都有两位教师离开听课席,走近学生,零距离观察。他们是义乌市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研团队的学情观察员。“观察员制的听评课看似新鲜,但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中早已是常态,我们追求从‘观教’向‘察学’转变。这是一种专业的态度,更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小学部负责人金姝娟介绍,“平时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充当这样的观察员。大家都习惯了,也爱上了。”

这次现场会,金姝娟精选了6位团队骨干担任观察员,更好地为课堂把脉,也借此平台向全市的学校、所有的学科推广这种新型、科学、实用的观课方式。

“我在本节课上重点观察了一个叫小李的男生。因为他所在的小组成绩排名靠后,因此这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合作文化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水平与成效……在合作制的课堂里,组际间的均衡必须得到关注,特别要为较弱的或容易处于边缘的小组创造机会,可以从评价的角度来体现和保障,可以从分工的内容上来处理,也可以在展示汇报观点时以一带多。”

“观察时,我主要从3个维度进行:小组关系、合作状态以及倾听表达情况……小组的4个成员都显得很兴奋,言语交谈也非常轻松。我特别捕捉到了两句话,‘你尝尝这个,可能会比较甜’‘你看,这里有一串樱桃,他们是樱桃三兄弟,连在一起的,就像我们小组一样,很团结’。从这样不经意的语言、动作中,可以推断出学生之间互赖、融洽的日常关系……除了合作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课堂文化——安静、理解、包容。”

“《论语》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圣人无常师’,教要依学而行……如果要说提升,首先是怎样进一步在交互的质量上跟进,怎样努力提升每一位成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在话语权的分配上,怎样把握与创造机会;再是教师的评价、追问、反馈、矫正、拓展,怎样保证及时、有效。”

“这次观察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组内互动交流表现出的合作文化中的自然和温暖……倾听做得尤为不错。但是全班互动时的语言稍显生硬,只有类似‘我有意见’‘我要补充’‘谢谢,我会改正的’这样的语言。其实学生们真实的互动语言比这样的‘语言扶手’要更自然、更幽默、更轻松。这些语言范式在我们合作技能的训练初期需要用,但是当学生渐入佳境时,范式化的互动语言应该慢慢地淡出课堂,而让学生以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6位观察员各有分工,各有重点地从学生的举手次数、发言次数、倾听与回应的习惯、交流用语和神态、组内交流方式与效果等多维度进行观察记录、剖析点评,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发展、品格的塑造,使场上、场下的教师都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生成性,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增量、学习状态和情绪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