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历史与社会学科应培养四大核心素养


□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学

周 雨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四大要素构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总体运用是从内容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的。从内容维度来讲,又可以分为学科内和学科间两种课程资源的整合;从空间维度来讲,主要是指课内外的课程资源的整合。

一、空间感知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内容虽然几经推敲和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地方资源的融入往往能架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缩短学生同历史、社会的时空距离。

非文本资源主要是指与人相关的课程资源。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的加速,师生接触到不同的领域,利用相关资源,会使得学生对区域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在讲中国北方和南方这两大区域的差异与联系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把视频、照片、个人感受等整合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来。

二、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就是一种历史观,是在历史反思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进而服务于现实。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分为四大块:历史考证、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认同。

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态度上,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向学生说清楚一个问题:历史的结论必须基于史料的考证,才能去伪存真,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参考资料,针对部分教材史料不充分的情况,教师还应结合其他的相关史料,为学生呈现更为全面的史实。

历史理解关注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思考。从横向来看,应从全球大视角以及本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角度去研究。从纵向来看,要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通史、断代史的视野中,比较同类型的事件与人物,突出其时代特征与阶段特征,分析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作用。

历史评价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意义、局限性等方面的认识。如何才能实现以古鉴今的价值呢?教师要做促进学生思考的“发酵粉”,引导他们对历史事物的价值、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作用、历史观点的正误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历史认同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从而了解并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具体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整合:第一,从民族认同感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从国家认同感的角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三,从社会认同感的角度,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综合思维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课程资源的总体整合策略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融入社会生活,围绕关键问题,关注内容关联,构建整合的线索,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

1.古今综合或纵向综合。即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要让“历史”与“社会”有效结合,以帮助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增强他们在复杂、多元、全球化的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2.中外综合或横向综合。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如果只从中国内部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从整体上正确地了解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3.时空综合。历史与地理是人们思维活动的时空维度,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地理从空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从时间维度考察,纵向变化构成历史脉络;从空间维度考察,横向交错形成社会百态。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素养强调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图表制作、资料实证、社会活动等技能,能打通课堂内外、链接社会资源。主题的选择依据是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提炼出来的关键性问题,以《探寻身边的历史》的主题探究为例,学生可以研究自己村庄名称的变迁;研究一条街道、一幢房子、一座桥梁、一件常用物品的由来。了解身边事物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通过网上搜寻、实地考察、访问调查、去相关部门调取资料等方式,收集的资料类型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让学生学会对资料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最后进行结题交流。

历史与社会学科应培养四大核心素养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