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丽红
当一头长发、笑容可掬的吕建圆走在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竺可桢中学的校园里,迎面遇上的每个同事,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会叫她一声“大姐”。
“在我们学校,‘大姐’是吕建圆老师的专属称呼。这个称呼代表着亲热,更代表着敬仰。”竺可桢中学教师任苗娟说,“大姐书教得特别好,班级也带得特别好,而且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始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1984年踏上教师岗位,吕建圆一直扎根乡村教育,至今已是第41个年头。她常常身兼数职,在担任英语教师的同时,还曾是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政教处主任。3年前,竺可桢中学通过银龄讲学计划挽留住了这位已到退休年龄的标杆型教师。虽年近花甲,但吕建圆与职业倦怠感绝缘。在同事眼中,她依然有着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和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
这个学期,58岁的吕建圆又接手了新班级,这是她担任班主任的第39年,她也成为绍兴市现任班主任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教师。谈及为何在教学与班主任的双重职责中始终不知疲倦、坚守不辍,吕建圆的话语朴素却充满力量:“我想是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喜欢。这几十年来,我忙碌着又幸福着,能跟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就很快乐。”
吕建圆始终以对待孤品的心珍视每一名学生。“老师的一不留神,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她的语气里带着敬畏。作为班主任,她总是默默承担起“第二家长”的角色。见到学生小浩的第一面,吕建圆就敏锐地注意到他穿着不合身的校服,头脑灵活,但各方面表现不佳。吕建圆立即进行了家访,得知小浩家庭经济困难,先是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悄悄送给小浩,随后时常创造机会,让小浩尝试表现自我。慢慢地,小浩的自驱力提升了。过年时,作为奖励,吕建圆为他买了一件羽绒服。
40年来,有很多像小浩这样的学生在吕建圆的用心陪伴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很美好,但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繁杂细小,我能做的就是耐心又持久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吕建圆这样总结她的育人之道。
吕建圆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曾多次被评为绍兴市先进班级。除了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她在班级管理上的独到之处,就是会借班级里新近发生的事或者暴露出的问题,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用生动的形式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是非观。
青春期的学生难免会和父母产生矛盾、情感疏离,吕建圆曾举办过一期以家长为主角的班会,家长们讲述了自己的工作日常,很多学生第一次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前几日,有学生把自己不爱吃的苹果硬塞给同学,导致对方感觉受到了欺负,吕建圆就召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在讨论中明白了哪些行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吕建圆还是竺可桢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上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一进她的办公室,就能看到她的书柜上整齐摆放着几十本厚厚的手写教案,这是她几十年从教生涯积淀下来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吕建圆说:“教材在变,学生在变,时代也在变,我不能‘out’,我要与时俱进,在沉淀中不断创新。”她精心打磨每一节课的教学,善于将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得英语学习不再是单调的记忆和重复。比如在讲解“过去进行时”这个知识点时,她会编创“侦探抓小偷”的故事,让学生在情节推理中自然掌握时态差异。
最近,吕建圆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和家长的教师节问候。一名学生发来信息说:“感激您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当了我3年的班主任。如果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由衷地给予,由衷地爱生,让吕建圆在平凡的讲台上收获了身为教师最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