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桐青
“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咱们学校,真漂亮!”阳光下,一架无人机正轻盈掠过浙江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上空。72岁的金茂泽手持遥控设备,兴奋地记录下校园景色。这时,不少银发学员也凑过来,跃跃欲试。“老年学员对智能设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无人机航拍,大家都想体验一下。”来自杭州智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的潘健敏一边协助老人调整设备角度,一边说道:“我们受学校邀请,特意来给大家上这门课。”
这样热闹的学习场景,正是学院回应银发族学习需求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年教育需求持续增长,要求不断提高。为推进老年教育提质增效,学院从课程建设、师资提升和服务拓展三方面发力,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点亮他们的幸福晚年。
强化课程建设,满足多元需求
“课程好不好,要看老年人愿不愿意走进教室。”院长严春说。为了把课程开得更实用,学院做足了摸底工作。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学院首先充分考虑学员的基础和兴趣,通过定期座谈会、问卷调查及课后交流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老年人“想学什么、该怎么学”的意见,并结合其学习基础与目标实施课程分层,设立普通班与精品班,在保障普惠性“有得学”的同时,也满足个性化、深层次的“学得好”需求。此外,学院还特别关注所谓“缴费意愿”,通过统计某课程报名费占总费用的比重评估其吸引力,并据此动态调整课程时长和数量,实现课程设置的持续优化。
在课程设计上,学院不仅“听大家的”,也“有自己的坚持”。比如冷瓷制作、古典文学鉴赏等文化艺术类课程,虽然报名人数不算多,但学院依旧坚持开设。“这些课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保留和传播。”严春说。另一方面,学院也如同一块试验田,积极引入无人机操作、健康减肥、养生等契合社会热点的“潮课”。为了吸引更多老年学员,学院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开设体验课程等。
在课程形式上,学院注重线上课程与线下体验相结合,以老年教育精品课程资源项目为抓手,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开发了40门可视、可听、可互动的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其中“家居植物健康养护”“有声语言艺术”两门课程入选2024年浙江省老年教育特色课程名单。
57岁的许莹洁就是“家居植物健康养护”课的“铁杆粉丝”。她把生虫的植物叶子带到课堂上,授课教师带着大家认虫形、配制驱虫药,几堂课下来,她已经能自己调制药水、防治病虫害了。更让她感到贴心的是,学院的融媒体中心将此过程录制成视频,“课上没听明白的,回家还能看视频复习,这个设置太周到了。”
提升师资团队,保障教学水准
“课开得再新颖,没有好老师,一切都是空谈。”浙开大终身教育处处长虞江锋认为。
学院出台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实行“学员+学院”双评机制:每学期末,学员会拿到评价表,从教学态度、满意度等6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打分;学院则通过日常巡查、听课等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最终评价结果将作为是否续聘任课教师的主要参考依据。
除了严格管理,学院也非常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教师技能比赛、骨干教师培训班、老年教育“领雁”教师业务培训班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为老服务和实际教学的能力。
“有声语言艺术”课教师徐薇在参加培训后,把阶梯式教学法引入课堂。学员孙厚福因长期讲方言导致普通话发音困难。徐薇特地为他编写了《方言区语音矫正专项训练方案》。在徐薇的指导下,他一个音一个音地纠正,一个调一个调地练习。几个月后,孙厚福的普通话发音明显改善,还第一次登台参加了朗诵表演,“如果没有徐老师的耐心指导,我现在可不敢上台朗诵”。
延展服务半径,促进普惠共享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有限的师资如何应对?学院积极拓展思路,通过开展公益项目,搭建活动平台,让老年人在公益实践中学习,构建普惠的学习生态。
据了解,学院持续推动“智慧助老”项目,比如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浙开·小棉袄”智慧助老行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项目内容包括智能手机扫码支付、电脑查询信息、手机挂号看病,甚至还有短视频拍摄剪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积帮助223万人次。
“你看,这个特效就是我加的!”老年学员王国忠举着手机,得意地展示自己刚剪辑好的短视频。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短视频学习小组,和学员一起探讨如何把短视频拍得更精彩。“一个人学会不算啥,大家都学会,那才叫真的会!”他笑着说。
面对AI时代的到来,学院继续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老有所AI”公益项目,开发适合老年人学习的AI入门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在AI领域的教学能力。同时,学院还发起“中国老年人AI应用普及计划”,助力银发族融入智能时代。
除了技能学习,学院还重视搭建展示舞台,构建“社交+学习+展示”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学院成立了艺术团,设立管乐、弦乐、合唱、民乐等多个团队,定期开展校内演出、社区公益服务和“送艺下乡”活动,让优质艺术资源惠及更多老年人。
从无人机飞过校园上空的那一刻起,学院就以创新课程、优质师资和温情服务,默默守护着每一位银发学员的梦想。在这里,学习不再只是“上课”,而是成为老年人连接社会、展示自我、拥抱变化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