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玲玲
每到中饭前后,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的“就业超市”便会热闹起来。化学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叶贝贝刚完成“企业信息库”的上新,就有一大批学生围拢过来,他们边看边交流,还时不时掏出手机扫码看详情。
每周四中午是化工学院固定更新招聘企业信息的时段,对化工类企业及其岗位感兴趣的学生,会早早地蹲守在“就业超市”。“网上招聘信息很多,但鱼龙混杂,‘就业超市’里展示的都是各学院精心筛选后的企业和岗位。”叶贝贝表示,自5月20日启用以来,“就业超市”每天由不同的二级学院负责更新企业信息,就像一个个小型的行业就业市场。
岗位每日上新 企业上门面试
“就业超市”开在学生寝室通往食堂的必经之路上,学生不用特意安排时间,茶余饭后随时可以前往。“就业超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除主展厅设置了“内推快车道”“企业信息库”“就业需求你说话”“求职开挂小课堂”“码上学”“就业经验分享空间”等板块外,还有若干洽谈室、面试间和会议室。
记者了解到,浙工大“就业超市”坚持优质选岗、每日上新,确保每一个展示的岗位都经过严格筛选且符合学生需求。“能出现在这里的招聘信息,都是各二级学院访企拓岗所得,不仅真实可靠,还能直接对接到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叶圣涛说,学生找工作最怕简历石沉大海,得不到企业回应,但“就业超市”每一条招聘信息的背后都是校企合作的强纽带在做支撑,尤其是进入“内推快车道”板块的岗位,企业承诺学生投出简历后100%能获得面试的机会。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创新型的过滤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包括化工学院在内,浙工大不少二级学院都曾组队前往科百特洽谈,希望为学生多争取就业岗位。叶贝贝也因此与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前不久,她得知科百特要招聘毕业生,就第一时间通过“内推快车道”发布信息,征集学生简历。
与传统求职时学生直接将简历投递至企业招聘邮箱不同,“就业超市”打通了企业内部推荐通道,学生投出的简历会第一时间汇总到辅导员手中。“我们会大致浏览每一份简历,如果有学生写得不合规范,我们还会指导其进行修改。”叶贝贝说,随后这些简历会由他们统一推送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在叶圣涛看来,这种推荐方式能大幅提高简历有效到达率、缩短求职周期、降低简历筛选壁垒。但这还要归功于教师们扮演的“求职中介”角色。他们一边要积极通过访企、访县、访园等形式拓展岗位,与企业保持常态而密切的沟通;一边要主动服务好求职学生,帮助指导简历修改、应聘准备、面试表现等。不仅如此,教师们还会主动联系企业“送面试进校园”。
科百特总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学生去企业面试成本较高。为方便学生,叶贝贝便邀请企业HR上门来面试学生,一面、二面都在“就业超市”里完成,最终有10多个学生顺利拿到了企业录用通知。
定制求职辅导 覆盖全链需求
“我们布置了专门的面试间。”推开一间挂着“HR请进门”指示牌的面试间,暖色调的温馨布置令人眼前一亮。叶圣涛介绍,为满足部分学生线上面试的需要,“就业超市”还打造了三四个“云面试间”,现场补光灯、摄像头、专业面试架等设备一应俱全。
“怎么选择细分行业?”“岗位和专业不匹配可以选吗?”“考公考编要怎么学才有用?”……在“就业愿望墙”上,一张张写满求职困惑的心愿便利贴正在发出无声的求助。叶圣涛告诉记者,“就业超市”不仅提供攻略满满的求职指南供学生查阅,就业指导教师还会定期来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当同类型“愿望”达到一定数量后,学校会通过沙龙、培训或“求职开挂小课堂”等形式,想方设法为学生解决困难。
浙工大2025届硕士研究生小吴在便利贴上留言“考编失败,还错过了春招,还有机会吗”,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发现像小吴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例,6月13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推出了“变身HR,体验简历如何筛选”“求职小白‘打怪’升职记”和“榜样力量:英杰领航青年宣讲”3场就业沙龙。“就业和考公一样,都讲究信息与策略的博弈,要科学规划报考节奏。”小吴说,如今他合理规划时间,积极投入求职,通过“就业超市”内推信息的牵线,已经与一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据悉,“就业超市”采取轮班制,由莫干山校区的6个二级学院各自负责一天的岗位更新,轮流负责每周的就业沙龙,协商确定每月的培训主题,构建起“天天有上新、周周有沙龙、月月有培训”的常态化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就业超市”已举办“HR讲面试”“师姐来支招”“考公分享会”“Offer到手软”等多场小型就业沙龙,以及面试模拟等求职培训,参与学生累计超200人次。
“应其他校区学生的要求,我们下阶段也计划将‘就业超市’模式进一步复制推广。”叶圣涛表示,浙工大将就业服务融入校园生活场景、进行社区化渗透,不仅是对求职场景的重新设计,实现从信息对接到生态构建的升级,也是希望通过线下场景增强雇主品牌触达率,提升招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