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星期

浙江工商职院:00后大学生当起“新农人”


□本报通讯员 姚敏明

“以前,我以为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想到还能操控无人机、拍短视频!”近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一场创业分享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蒋钰欣、研学旅行管理专业学生卢紫怡现场分享了她们从不识农具的“女娃娃”到熟练操作农机设备的“新农人”、从短视频“小白”到吸粉数千的“农业知识科普达人”的故事。

蒋钰欣本是个内向的人,如今却能从容面对镜头,用诙谐、接地气的语言讲解农业知识。她和卢紫怡加入余姚市勤为径农场实习已近1年。从植保无人机、插秧机的操作到研学项目的策划,从短视频运营到直播营销,两人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快速成长。

2024年,浙江工商职院国际交流学院与余姚市勤为径农场达成合作,依托农场作为宁波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场负责人朱涛亲自指导学生操作无人机、设计研学课程,还走进校园发布真实项目任务,模拟研学导师面试。

“插秧机也能这么炫?”“无人机播种效率有多高?”在“小农学农(甬小宁)”账号中,她俩以第一视角记录下农业创新的过程。短短20来天,40多条视频浏览量破万、点赞8000多个,评论区更是一片火热:“姐姐带我种地!”“原来现代农业这么高科技!”……

为了拍摄出既具专业性又接地气的短视频,培育和拓展农场研学业务,她们曾在奉化桃山里跟着老农反复练习桃枝修剪直至双手起泡,也曾不小心把三轮车开进沟里。不会剪视频,就跟着网上教程一步步来;对农业知识了解不足,就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追着向身边的老农、老师傅请教。她们还研究算法、摸索流量密码,把干货浓缩进视频前3秒:“当北斗导航遇上拖拉机,种地都能‘躺赢’!”“你知道吗?余姚这座智能大棚藏着‘植物ICU’!”……

“很高兴自己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在这里转化为助农实践!”卢紫怡高兴地说。她利用专业所学,为农场设计出融合自然教育、农事体验的研学产品,并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市级银奖。

问及未来,卢紫怡计划考取乡村运营师证书,蒋钰欣则想组建专业团队,“让农业科普像明星带货一样火,使流量成为留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业、了解农业”。

国际交流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专业主任成奕昕介绍,该专业正与余姚市马渚镇共建“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推动更多大学生投身田野。近年来,学院还积极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将研学管理、休闲服务等专业的学生输送至农文旅一线。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策划和落地,企业获得年轻化团队支持,这种双向奔赴正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