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林浩波
从被侵权的网络歌手到音乐版权公司创始人兼CEO,从“东方风云榜”全国歌手大赛冠军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获得者,再到帮助更多音乐人实现梦想的“幕后推手”……近日,在浙江音乐学院“乐创空间”创业大讲堂上,流行音乐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徐磊分享了他传奇的创业经历。
“浙音的创新创业氛围非常好,每个本科生都有机会接触‘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学校也提供了很多创业实践机会。因此,从大二开始我就萌发了创新创业的想法。”徐磊说。
近年来,浙音以“音乐+”“领音班”“乐创空间”实践模式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实现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三轮驱动”。近两年,浙音累计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2项,省赛金奖6项、银奖4项、铜奖1项,在校生创业项目数也从2023年的10项增加至2024年的25项,增幅达150%。
据了解,浙音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创业实践”两门公共基础课。前者侧重专创融合的思维训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翻转课堂为特色,运用“音乐+科技”前沿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创新思维;后者侧重专创融合的实践训练,通过创业体验、模拟创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让学生模拟项目在真实环境中的市场反应,进一步提升学生跨专业、跨领域进行探索的能力和经验。
针对有创业准备的学生,浙音开设了独具特色的“领音班”。“领音班”实行双导师制,采用商业案例教学及项目化管理,致力于引领音乐艺术创业新风向。学校还主动接轨产业,一边组织“领音班”学员参加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杭州国际音乐·演艺产业博览会等,探索推进展会教育;一边与艺创小镇等6家优质园区、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领音班”学员开展产业调研和实践活动,沉浸式感受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为了在更多学生心中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浙音还推出“乐创空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赛事集训、讲座和研学等活动。其中,“乐创空间”赛事集训营借助各大赛事,邀请知名专家、金牌教练等系统性地对参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训练;创业大讲堂关注行业发展方向标,邀请创业精英、创新能人、优秀企业家校友开展讲座、沙龙,为学生们带来最前沿的思想碰撞;企业研学活动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锤炼创新创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截至目前,浙音已累计开展“乐创空间”系列讲座、研学活动超30场,受益学生超1500人。
在集训过程中,浙音注重将创新创业与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与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相结合。例如,获得国赛金奖的“深声文化”项目探索出一条在短视频时代打造优质爆款数字音乐内容的新路径;获得国赛银奖的“舞韵成城”项目运用AIGC技术,研发3D舞态数据库,充分展示了“AI+艺术”的广泛应用前景;获得国赛银奖的“大樂永和”项目则探索出一条海外下沉式公益传播的新路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提供了全新思路……
如今,更多浙音学子和徐磊一样,一边求学,一边在创业之路上稳步前行。“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机遇前所未有,要坚定文化自信,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用音乐书写属于我们的华彩篇章。”徐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