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星期

积极推进优质均衡背景下的教育生态治理


□乐清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 云

近年来,乐清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教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实现教育生态监测“四连升”,教育满意度也大幅跃升,居全省前列,同时获评省、市、县考核“三级优”。

一、破解“三个难题”,夯实生态治理发展根基

一是破解底部抬升难题。率全省之先出台规范民办“1+9”方案文件,高效平稳完成“公参民”学校转公和民办随迁子女学校退出办学,有效保障随迁子女享受同城优质教育的权益。

二是破解违规办学难题。大力开展学校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把教师从教行为、学校收费行为、教育教学管理等7项内容列为建设重点,建立三级监督机制,持续严肃监督问责。

三是破解家长焦虑难题。打造课后服务“乐清模式”,培育素养作业优秀学校10所,评定课后服务优秀学校56所。全面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将校外培训治理纳入“基层治理四平台”和网格化管理,落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

二、聚焦“三大改革”,激发生态治理内涵活力

一是聚焦全域集团化办学改革。设立2亿元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搭建教育集团57个、集团联盟24个,完成课堂研修、项目交流6000(节)次,惠及学生16.2万人。推进教师常态轮岗,推出轮岗教师评优评先、子女入学等“八重礼包”,2024年完成带编轮岗交流421人。

二是聚焦教学和评价改革。构建区域“1+N”的省教学改革实验区推进体系,深化实施课程方案、学教变革、项目化学习等改革。全域打造学生心目中的“幸福课表”,实施课间“出圈”六大行动,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锻炼。同时,建立区域“363”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小学以达标、均衡为主,初中更重增值变化。

三是聚焦公平招生编班改革。落实公民同招和均衡分班,采取初中学校“S”形编班和小学电脑随机编班,完善招生分班工作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落实“三个一律”。同时,提高优质普高招生定向分配比例,有效支撑公办初中良性发展。

三、强化“三项保障”,完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统一城乡教育标准,新建中小学16所,撤并小规模学校4所。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募集6399.2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品质校园“百校焕新行动”,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条件。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保障。不断抓实师德师风教育:一手抓典型示范宣传,以“乐清教育发布”公众号为宣传主渠道,推出“乐教先锋”“师德记忆”等专题系列报道;一手抓典型违规整治,制定《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细则》《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意见》,对违规教师采取职称低聘、取消荣誉、解聘辞退等8项硬核举措,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强化家校协同保障。出台《乐清市学校家庭社会全域育人实施方案》,为全市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心理副校长,落实全员家访,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共识。遴选市级培育校20所,组建家庭教育联盟24个,招募志愿者讲师70人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构建“1+X”品牌课程,以“申请单”“点课单”“直播单”等形式拓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渠道,每年开展公益讲座150余场,服务家长16万余人次。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