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2月3日 星期

用半价早餐“唤醒”早起习惯有新意


●堵不如疏,禁不如引。相较于“赖床就扣分”等硬性规定,通过推半价早餐鼓励学生早起,无疑是一种贴心又暖心的创意。

□邓海建

香喷喷的酱肉包、晶亮酥脆的蜂蜜小面包、会爆汁的上汤牛肉丸、入口即化的豆腐脑……清晨6:30,中国人民大学各食堂早餐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规律吃早餐的生活习惯,从11月18日起,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一系列早餐优惠活动,每天早上7:15前(结算时间)就餐的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活动,当日早餐限额(原价标准)不超过8元,超过部分按照原价支付。

半价早餐,全情温暖。寒风如割、大雪将至,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大学即将步入最忙碌的“考试季”,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类考试接踵而至。天越冷,年轻人似乎越容易犯“起床困难症”。不少大学生网友调侃道,“早八的时候只有身体醒了,但灵魂还没有”。相较于苦口婆心的劝导,通过推半价早餐鼓励学生早起,无疑是一种贴心又暖心的创意。

晚上睡不了,早上起不来——这是不少高校寝室生活的常态。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年轻人成熬夜主力军,0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0∶33;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52%的人在深夜12点至凌晨2点入睡,19%的人入睡时间晚于凌晨2点。“日出不作,日落不息,大学生为何熬夜?”这个话题一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杯”青年研究专项赛的专业课题。很显然,玩手机、熬夜习惯、上网成为大学生熬夜的主要原因。如何把“被困在夜晚的大学生”拯救出来,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于此背景而言,半价早餐值得点赞。校方的说法是:“这次活动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成为活力满满的大学生。希望大家能体会到学校对每一名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热气腾腾的爱。”唤醒高校学子早起的不只是光灿灿的梦想,还有热腾腾的早餐。同时,中国人民大学食堂还有周期为21天的“美好一天从营养早餐开始”习惯养成活动:学生早餐时段到食堂就餐,可0.1元购买“人大酸奶”1袋。用半价早餐“唤醒”早起,再让早起成为一种习惯,这一特殊的“叫醒服务”,起码还有两种作用:一则,减少学生的饮食支出,也能将钱花在“刀刃上”;二则,这是真正的“送温暖”,属于不折不扣的高校民生工程。

鼓励学子早起,方式方法很重要。无独有偶,浙江财经大学最近也推出了“爱心早餐”活动。每天早上7:00,学生只要到学校立潮餐厅的专设窗口,跟食堂阿姨对上“暗号”,“我要一份‘晨光早餐’”,就能免费领取一份品种丰富的早餐——肉包、菜包、鸡蛋、米粥……为冬日的早晨注入满满活力。相较于“赖床就扣分”等硬性规定,每日限量500份的“晨光早餐”,吸引了不少学生早起“打卡”,成为冬日别样的“起床号”。堵不如疏,禁不如引。很显然,高压手段只是一时之计,自发自律方能终身受益。

一日之计在于晨。古语有言:早起三光,迟起三慌。道理虽懂,行动却难。不少大学生戏谑,“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早起”。高校是教育管理者,更是服务引导者。大学之大,在于容得下“人间烟火气”的温暖,用热腾腾的早餐这个支点“撬起”大学生早起的好习惯。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