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打造革命老区教育样板


□丽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范寿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丽水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紧紧围绕“教育强国,丽水何为”这一主题开展大讨论,奋力打造“浙丽优学”。

近年来,丽水立足山区、革命老区实际,坚定“强市必先强教、育人必先兴学”不动摇,接续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教育跃阶攀高行动,推动丽水教育事业实现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一是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5年超过6%。自2022年以来,新建学校60所、新增学位4.69万个,完成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59所。推进优质学校内培外引,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二是推动“五育”并举落在实处。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打造丽水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德育品牌。聚焦学生体质、心理健康,大力实施“阳光丽心”专项行动、“绿谷系列”素质提升、“绿谷知行”研学实践等工程,构建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指导机制。三是基础教育基点不断夯实。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98%,公办园、省一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81%、84%,景宁、庆元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全域通过省级评估。深化“双减”改革,推进城乡教共体、跨地区教共体建设,遂昌、松阳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认定,60%以上的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推进“县中崛起”工程,高考总录取率持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基础教育生态指数、教育工作公众满意度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四是职教赋能发展显著提升。深化产教融合,4所学校、19个专业高质量通过“双高”建设验收。推进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长学制招生比例达47.47%。推进社会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入选省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改革试点地区。五是教师人才队伍全面建强。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教师发展“百千万”行动,开展“来浙丽、育新人”绿谷名教师引育工程和绿谷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占比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

下一步,丽水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教育样板。

一是聚力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发挥市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术型学校和培育学者型校长“三学”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健全“浙丽廉风绿校园”市县校三级清廉学校品牌矩阵,不断构筑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挖掘山区、革命老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四个100”行动,提升丽水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德育品牌,全面构建“红立方”红色课堂育人体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艺术特长、技术操作“三达标”行动,广泛开展“大山”运动和美育浸润校园行动,推进“浙丽科学+”提升行动、“阳光丽心”行动和“浙丽守未·070”行动,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优化资源布局,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推进教育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持续加大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动态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科学优化区域学校布局,有效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统筹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超常力度推进质量立教、科研强教、开放优教,深化“县中崛起”,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是用好科教资源,全面赋能区域跨越式发展。坚持“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依靠教育、教育赋能产业”的逻辑闭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丽水学院加快建设服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设服务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深化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和职技融合发展,助力“三支队伍”建设,更好赋能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引育并举,全面锻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把师德师风放在首要环节,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深入实施丽水教育人才新政,推进教师发展“百千万”行动,深化“来浙丽、育新人”绿谷名教师引育工程和绿谷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落实青年教师“五年成长计划”和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推进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治理,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精心从教。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