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0月1日 星期

激活红色记忆 厚植红色情怀


●国家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思政资源,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和感染不言而喻,其教育效果较之平日的说教无疑大得多。

□谌 涛

国家纪念日的设立,旨在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凝聚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我国主要的国家纪念日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

国家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思政资源。近年来,党和国家每次举行的以重大事件、重大节日、重要人物为主题的纪念庆典活动,不仅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现实的激励、对未来的展望。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人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烈士纪念馆里抚今追昔,缅怀英烈。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前辈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画卷。在这当中,广大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和感染不言而喻,其教育效果较之平日的说教无疑大得多。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的黄金时期,知识体系正在逐渐建构,心理素质正在逐渐完善。以开展国家纪念日活动为载体,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以红色基因导航、定位、引领,有利于激活学生心中的红色记忆,厚植红色情怀。

厚植红色情怀需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学校需将国家纪念日相关文化资源融入学科教学和学生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特定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不断增强其仪式感和使命感;结合学生成长发展阶段和教育规律,采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设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的优势,引领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厚植红色情怀需开展崇尚英雄的主题活动。近年来,一些庸俗文化和泛娱乐化现象、历史虚无主义论调、诋毁贬损英雄的谣言、矮化英雄精神的观点等沉渣泛起,不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学校需举办诸如“祭扫烈士”“学习英雄”的主题团队活动,召开主题班会,为学生讲好英雄故事,并加以提炼,让学生深切感悟蕴含其中的精神,并转化为前行的无穷动力。

厚植红色情怀需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需要落实到行动中。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爱国情感的培育环节,同时也要重视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换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使爱国热情得以更好地抒发。学校需积极搭建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了解,从而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明确人生方向、坚定政治立场。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