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要论断为深化教育改革理清了思路,为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引领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使得教育强国建设步伐更稳、后劲更足。
——教育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有所呼,教育有所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教育发展依靠人民。在波澜壮阔的教育发展征程中,人民始终在场。一方面,要不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汇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办好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要始终重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强师”成为强国建设的厚重根基。
——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可以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认真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朝着美好愿望阔步前进,浙江步履坚定。当前,浙江教育系统正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建设,必将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内涵要求,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要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近年来,浙江以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浙江在持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愿望,持续擦亮“浙里优学”金名片。
要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双减”政策的实施,催生育人方式深刻变革,重塑学生全面发展新格局,必当久久为功。浙江要从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校外培训综合治理、校内减负提质等方面继续重点发力,努力做好“双减”的后半篇文章,使得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持续降低,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要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数字化,可以实现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推动育人模式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浙江一直积极探索面向教育全过程、全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适配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模式。接下来,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数字赋能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和治理体系改革,着力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