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郑远
“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开学前夕,绍兴新入职的教师们肃立在国旗下,庄严宣誓。这是各校坚持多年的传统,也是该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头戏。
近年来,绍兴围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队伍活力激发等改革要点,着力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关心关爱激励体系。绍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马成永表示,“全生命周期”就是着眼教师的个性发展,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关心教师的实际生活。
搭建舞台,唤醒自主发展内动力
“感觉现在的英语课很有意思,还能通过熟知的黄酒文化来学英语交流。”在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英语课教师曹慧的班上,从前让学生畏难的英语课如今变成了他们最喜爱的课。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源于学校建立的“1+N”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每门学科的骨干教师和一些知名企业的导师为指导团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研训,促使教师发挥地域特色,对原有教学和课堂进行一系列改进和完善。
这样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绍兴有不少学校都在实践。“个性化”成为绍兴教师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为此,绍兴各地各校为教师积极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鼓励教师之间加强研讨学习。比如,绍兴市鲁迅小学打造了“三味书屋·教师专业成长合伙人联盟”,该联盟由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自发报名组成,每个联盟为3~5人的小型团队,通过多向交流和研讨学习,达到提升教师群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还体现在绍兴对教师的分层分类培养上。记者了解到,绍兴对教师发展实行动态化、层级化管理,针对骨干教师,分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特级教师”五级梯队培养;面向青年教师,则通过生涯规划来探索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动力,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制三年生涯发展规划。
“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一个专门的成长档案袋。学校会根据教师特点为我们量身定制三年生涯发展规划。”绍兴市上虞区春晖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章丽艳告诉记者,她将自己入职的前3年分为入职适应期、快速成长期和自主实践期3个阶段。现在,她已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
去年,绍兴共有32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通过率在86%左右,累计有省特级教师及正高级教师203人。“目前,我们正在指导各地加强名师队伍培养梯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目标,激发内驱力,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职业成就感。”绍兴市教育局政治处处长王泽权表示。
教研赋能,打造教师成长推进器
这个暑期,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庆同小学教师丁圆伟忙着备赛,他是2024年绍兴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之一。
“备赛过程是对青年教师个人业务能力提升和成长的一次有力促进,产生的效果是飞跃性的。”丁圆伟说,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
定期举办基本功比武、教学技能竞赛、实验技能大比拼等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绍兴提师能的重要举措。“这些活动我们鼓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多多参与。教学比赛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是一次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的机会,对其成长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久远且全面的。”在王泽权看来,把课上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赛事活动配合常态化的推门听课和优质课评比等系列教研活动,能成为强课提质的有效手段。
此外,绍兴还鼓励各校建立多种形式的“自组织”,就某个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成果,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以现代化校园治理为课题,最终探讨形成成果——“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以往“一个班级一名班主任”的常规模式,由一名领衔班主任加若干名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团队管理班级,有效地将班主任工作中众多实践性知识传授给了新手班主任。“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研究意识得以加强,方式方法也得到提升。”建功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湘炜说。
与此同时,绍兴还注意到中职教师普遍存在知识更新缓慢、数字教学素养不强等问题。从学校端破壁,在区域层面组建教学创新团队——“1+4+N”模式。“1”为名师,“4”包括4类核心成员(文化课和专业课骨干教师、企业导师和高职名师),再加N名中青年教师。团队所有成员灵活搭配,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县市区,甚至可从省内借智借力。
目前,绍兴已创建83个创新团队,招募了200多名能工巧匠,覆盖所有专业大类。按照规定,团队遵循“不变与可变”的原则。“不变”的是,团队必须对接一个产业领域的3~5家企业,常引市场的“源头活水”。“可变”的是,团队一年一轮换,动态更新。截至目前,绍兴中职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累计斩获13金11银1铜,金牌数连续4年居全省前列。
多措并举,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随着高考结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教师宓柏成也站好了自己最后一班岗。在荣休仪式上,宓柏成看到学校专门为他制作的短片,年轻教师纷纷出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不舍,还有曾经的学生专门录制了VCR。听着他们对自己的祝福,宓柏成红了眼眶。
这并不是今年马寅初中学唯一的荣休仪式。张晓学也是今年退休的教师。1月23日下午,学校同样为他举行了个人的荣休仪式。他说,之前考虑到今年有4位教师要退休,还曾向学校建议荣休仪式可以一起办,不过学校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为他们单独举行仪式。“学校非常重视我们这些老教师,我感到非常温暖。”
近年来,绍兴不断出台惠及教师的暖心举措,让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在绍兴最新印发的《绍兴市教育工作者“十个有”关怀激励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教师入职有帮带、培养有规划、权益有保障、乐教有氛围、业绩有表彰、节庆有祝福、难事有帮扶、伤病有关怀、荣休有牵挂、亡故有慰藉,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绍兴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不仅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也让他们拥有“底线思维”。每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绍兴都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固定课程,让新教师在站上讲台之前心中就有把衡量的“尺子”。
在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绍兴一直注重创新方式方法,不仅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评优评先及表彰等活动,而且建立了师德师风引导、督查、评价一体的全链条机制。绍兴历来崇文重教、名师辈出,紧紧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涵养师德,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师风领航工程,引领全体教师增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历史使命感,激励教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①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为新入职教职工举行师徒结对仪式。
②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教师杜国芳指导青年教师。
③8月27日,绍兴开展全市高中教师学科综合素养比武活动,来自各区、县(市)及市直高中的306名教师在考场内奋笔疾书。
④新昌中学语文教师刘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