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春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家风”,是一种道德、文化的氛围,是精神生长的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不遗余力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可教育中的意外还是出现了。成绩尚可的小强,原本与其他学生一样,把学习当成一个信仰。但过了一个春节,返校后的他竟然在学生中宣扬起读书无用的论调。
原来,小强在一次走亲戚时,无意间听到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表哥发了财。据说那个表哥在羊毛衫市场上做生意,一年能挣上百万元,如今,开豪车当老板,比那些读大学的小伙伴混得好多了。
表哥的成功如此真实可信,一下子对小强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新学期开学后,小强一直不在状态,但课间说起他表哥的事却是神采飞扬,吸引了不少学生。
很快,有学生把小强散布读书无用论的情况反映给我。对班风而言,舆论就是灵魂。“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作为班主任,小强言论的误导性让我不得不引起重视。
我找小强来办公室谈心,他很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我高兴的是,小强说他父母也特别教育过他,说他表哥做生意其实非常辛苦,风险压力很大,能挣到大钱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让我更高兴的是,小强表示再也不会发表那些有损学习氛围的言论。
但我高兴得太早了。没过几个星期,小强的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而随着教材难度的加强,部分学生似乎也成了小强的“信徒”。才初一下学期,这样的舆论对班风的危害将会影响整个初中阶段。连续好几天,我都在苦苦寻找对策……
那天,我在上数学课,内容是利用公式法因式分解。在学习利用a2﹢2ab+b2=(a+b)2这个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后,我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之美和知识的力量,便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变态”的计算题:123.4567892+2×123.456789×76.543211+76.5432112=
显然,这道题看上去很吓人,但对刚学过公式法的学生而言,难度几乎为零。当我叫学生上黑板来运算时,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我看到了举手的小强,突然心生一计,叫小强和数学最差的小蔡上黑板来较量。
两人都胸有成竹,来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就开始计算:=(123.456789+76.543211)2=2002。当我看到小强在2002后面写上等号,将要轻松写出40000这一结果时,我上前按住小强的手说:“对不起,这道题你不能用刚学的因式分解法,你只能用小学里的方法计算。”
小强一愣,没办法,只好擦掉已经写完的步骤,然后用小学的方法硬算。小蔡此刻早就潇洒地完成计算,得意地看小强一眼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
由于计算量太大,太烦琐,小强一次次地算错,引得全班学生一次次哄堂大笑。小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而他越急,越是错误连连。一道原本十几秒就能迅速解决的数学题,小强竟然花了近10分钟时间才得到正确的答案。
焦头烂额的小强递还我粉笔时,满腹牢骚地小声抱怨,说我在耍他。
见小强入座,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小强刚才说我在耍他,我不同意。因为今天小强做的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你们今后踏入社会的一道生活难题。前段时间,小强不是总在宣扬读书没啥用吗?今天,通过这道题,你们应该明白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一个文化程度低的人遇到人生的难题后,就如一个小学生面对黑板上的这道数学题,只会用最笨拙、最单一的方法去应对,弄得事倍功半,狼狈不堪;而一个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遇到生活中同样的挑战,就如小蔡同学解这道题一样,有不止一种方法与选择,完全可以轻松从容地化解,其过程优雅而富有尊严。”
看到学生们专注而若有所悟的眼神,我并没有完全放心。
通过一道数学题让全班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读书的重要性后,我需要进一步巩固阵地,再度出击。
“大家都知道,小强有个文化程度才小学的表哥,最近几年在羊毛衫市场上做生意,一年能挣上百万元。许多人由此认为读书没啥用,但我认为,小强表哥就是读书少的最大受害者。”
我这么一说,学生们很意外。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随后,我开始自圆其说:“仅有小学文化的小强表哥,能在羊毛衫市场上搏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确是一个做生意的天才。但身为濮院人,我到今天都还不知道他的大名,为什么?”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
“像这样一年能挣上百万元的人,市场上一抓一大把。如果小强表哥也像京东的刘强东、小米的雷军和百度的李彦宏一样受过高等教育,也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我们濮院说不定会出一个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大企业家。很可惜,学历的天花板制约了他,小强表哥只能成为羊毛衫市场上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老板,永远也成不了变革社会、名垂青史、让朱老师也崇拜的风云人物。”
那节数学课后,我布置的作业不是数学题,而是让学生到网上欣赏乌镇互联网大会那张著名的学霸聚餐照片,查阅刘强东、雷军和李彦宏勤奋学习的事迹。
那节数学课后,学习再次成为我们班级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