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 中心小学 吕国飞
“阅读能唤醒书籍的生命。”
“一旦你唤醒它,它就带给你喜怒哀乐。”
“阅读是甜的,越读越甜。”
……
关于阅读,学生们各抒己见。
嗖的一声,《小学生老舍读本》越过小彭,飞向小愉,“啪”,重重摔在书桌上。
“哟,书也是有生命的。”小愉轻抚读本。
以“飞书法”归还读本的小唐不以为然:“书怎么会有生命?”
我让学生们讨论,学生们的态度渐渐严肃、郑重。于是,出现了各种高深的理论。
我请小磊讲讲阅读是甜的故事:据说国外有一个“吻甜书”仪式。孩子第一次认识书的时候,母亲会将蜂蜜滴在书上,让孩子去亲吻书。从此以后,孩子就会觉得书是甜的。
调皮的小唐舔舔课本,说:“我的书一点儿也不甜。”
“你热爱阅读有多深,它就有多甜。大家想知道自己的阅读甜度有多少吗?”我问学生们。
学生们的眼神中闪现着好奇。
“老师有一个测试阅读甜度的方法——用一张彩纸自制一个爱心,爱心的背面设置密码,密码为关于阅读的成语、诗句、名言等,表示你的阅读目标或阅读向往。老师拿到爱心,解锁阅读密码后,这颗爱心就会显示阅读甜度。”
四年级的学生有些兴奋,但也有些疑惑。
收到一大堆爱心后,我开始忙碌起来,在爱心上用双面胶粘糖果,从密码判断,谁的爱心越大,粘的糖果就越多。谁让这些学生对阅读爱得如此深切呢?
为学生们一一破解阅读甜度后,我开始展示。“我收到的第一颗阅读之心,请同学们猜猜它的阅读甜度是多少?”
学生们天马行空猜测后,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马上揭晓答案。”然后,缓缓翻转爱心——一颗糖。
学生们瞬间懵怔。“这个同学目前阅读热情不高,甜度稍淡,但老师通过解读他的密码‘读万卷书’——知道他今后的阅读目标。相信他的阅读甜度会越来越高。”
这是小唐的阅读之心,小唐有些失落,又有些欣喜,后来他写下此刻的感言:“我要多读书,要让全世界知道我的阅读甜度不止一颗糖。”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全班面前出现了一个尺寸最大的阅读之心。“哇,这不是巨人的心吗?谁也不能与它匹敌吧。”小圆快言快语。
学生们再也平静不了了。有的说,此心的主人不是“书虫”就是“学神”;有的说,两眼除了羡慕就快生出嫉妒了;有的说,想一睹阅读之心主人的庐山真面目,谁对阅读爱得这么深?
“猜猜它的阅读甜度是多少?”我翻转这颗心的背面,全班沸腾了,齐数:“1,2,3……11,11颗糖果。”谁拥有如此高浓度的阅读甜度呢?学生们开始依据平时热爱阅读的同学表现猜测主人。
我宣布此心的阅读密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32个学生左顾右盼,唯有阅读之心主人小涵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
好一会儿,她才缓过神,接过甜甜的阅读之心,欣喜地说:“我对书的感情就像是遇见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无论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因此,我把阅读密码设为这句古诗。”
果然是热爱阅读的学生,应答如流。
在兴奋中,在期盼中,在审美中,学生们最终都获知了自己的阅读甜度,开始享受甜甜的阅读之旅。我当然不忘教诲几句:“同学们,读书一定是先苦后甜,当你能够感受到读书甜度的时候,人生中已经有了一个极大的进步。”
破解阅读甜度,我只想让学生们知道“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学生们对这个仪式是有感触的,他们在当日的“每日感言”中倾诉:“吃上一颗,甜甜的,那是阅读的味道。”
“捧着甜甜的阅读之心,我的心中春暖花开。”
“我会用阅读继续唤醒书本,让它爱我更加深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