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茹 玉)5月27日至29日,省教育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以法治副校长履职为载体,积极促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贯通融合,开展“‘未’你而来、法护成长”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活动。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程建乐、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柴志华、省教育厅总督学陈仁坚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程建乐强调,全省法院要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加强家事共享法庭建设,用好用足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格权禁令、家庭教育指导令,落实“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制度,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要强化能动履职,突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在司法审判中尽早发现监护漏洞、干预不良行为、消除消极因素,壮大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队伍,为青少年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法治教育服务,推动完善罪错未成年人矫治体系,为未成年人点亮健康成长的法治航灯;要坚持协同联动,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同向发力,深入研判案件反映出来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协作配合,开展司法建议、判后回访、跟踪帮教、司法救助等,合力推进未成年人全方位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优化。
柴志华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增进合力、加强治理,促使未成年人法治体系更加健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更加优化。二是立足检察职能,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充分发挥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履职优势,坚持治罪治理并重,坚持公平正义底线,坚持以案促治,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不断织密织细未成年人的“保护网”。三是深化检教同行,合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加强配合协作,积极构建起优势互补、配合紧密的检教关系,推动完善校园安全防控建设。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检校合作新路径,合力守护校园安全,同心守护“少年的你”。
陈仁坚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比较严峻,校园欺凌等问题不容忽视。各级教育部门要对标对表强认识,进一步加强与法院、检察机关等其他部门的协同联动,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安全防护网”;创新载体抓落实,落实相关制度规定,以法治副校长履职为载体,结合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大力推进法治教育内容、形态、资源和载体创新,积极探索法治副校长工作标准、精品课程和典型案例,推动德法一体、德法共育;多元共治聚合力,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通过推进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等,形成全社会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法院领导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带动全省法官积极投身未成年人保护;择优选取105名法官组建法治副校长宣讲团,制作供给更为丰富、专业的法治课程;在学校开设“春风心语”法官信箱,架起学生与法治副校长的互动桥梁……启动仪式上,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教育厅还共同发布了《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度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