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5月10日 星期

探索特色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路径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兰 婷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至今已40周年。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更加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显著增强。中国计量大学紧抓“老本行”,积极培育多种特色学科,积极探索具有计量特色的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路径,不断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高度。

一、打造计量文化链,丰富思政育人资源

深耕计量文化,丰富育人资源。学校打造校园、场馆、课堂“三位一体”的计量文化链,为隐性思政教育和显性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分布校园的权、日晷、方升等计量器物,张衡路、沈括路、嘉量大会堂等以计量人物和器物命名的道路楼宇,彰显了计量文化内涵。主要展示传统计量文化和红色计量文化的学校计量博物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分别获批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政课现场教学基地,教学人数累计达20万人次。将计量价值观念有机融入思政课堂,让学生了解计量在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场馆、课堂“三位一体”的计量文化链,丰富了思政育人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熏陶,增强文化自信。

二、小课堂连大课堂,拓宽思政教学阵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充分发挥浙江红色根脉地域特色和计量行业特色,拓宽思政课教学阵地。采用“思政理论课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思想品德行为实践”的联动方式,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将“红色计量”作品展演、“德馨杯”演讲比赛等教学品牌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方联动将新时代计量人故事、红色计量故事、退役士兵成长故事等融入思政课堂,让学生在真人实事中体会真情、感悟真理。通过平凡人讲劳动故事暨大中小学同上一堂劳动大课等活动,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共建单位共享南湖革命纪念馆、陈望道故居、淳安下姜村、泰顺司前镇等8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思想伟力,掌握思想理论。

三、创新方法促参与,增强思政育人体验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积极以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依托“学习强国”平台、“互联网+”网络课程、大学生讲思政课、思政微课、思政党课、战“疫”思政课、思政星课堂、课前8分钟演讲等开展立体多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从聆听者变为讲述者,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感悟党的创新理论,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展厅新增LED电子交互设备、大型光影问答系统——志同道合寻理想、“红色计量助万家”等互动装置,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展览体验。体验式教学方式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四、夯实特色提质量,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思政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学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计量历史文化、党建质量与标准化、红色计量等特色研究方向,开设“中国计量史”“世界计量史”“计量历史文化专题研究”等通识性特色课程,计量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以数字赋能计量文化传播,打造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红色计量展厅空间。自主研发红色互联程序,收录红色计量地标、故事、场景等全国红色资源15622个,总浏览量5万余人次。举办计量文化作品展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蹈史诗《千秋计量》在北京、杭州等地演出多场,影响广泛。通过红色计量展陈、红色计量小程序等形式,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感受计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使学生在提升理论能力的同时,增强思想文化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