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星期

江山:乡村大课堂扮靓特色课后服务


□本报记者 季 颖

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最近,江山市石门镇达篷村的茶叶基地里,一批小茶农腰挎茶篓穿梭在茶树间,随着两手轻掐细挑,一片片清新翠绿的嫩芽于指尖翻飞。这些小茶农都是村庄附近的石门小学的学生。像这样有乡土味的实践体验课,在江山的校园里,还有很多门。

“属地资源是乡村学校开发特色课程的最佳原材料。”该校校长陈琼介绍,不论是建设课程、打造基地,还是直接把教室搬进农场、工坊等场所,这些都是学校在不断尝试把丰富的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大课堂的教育要素。

2021年,“双减”新政发布后,江山的不少学校都推出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拓展课程,但是在走访调研中,江山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发现,乡村学校的特色课程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不同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样态丰富,如长台小学依托当地有名的竹产业和蜂产业,分别成立课题组,开发竹韵课程和嗡嗡研学课程,既在校内开辟基地,又活用校外实践基地,课程极受学生欢迎;而有的学校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参与度也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确实有地域、专业师资不足等短时间内无法改善因素的限制,但是更关键的是学校没有物尽其用,没有把属地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江山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柴小冬分析,江山的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特色细细琢磨,就能开出不少有本地特色的拓展课程。

依据这样的思路,从2021年开始,江山鼓励乡村学校因地制宜,统筹学校、属地以及社会各方资源,创建乡土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开发特色课程,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大课堂。同时,市教育局搭建了校长学习会、校园文化展示平台等沟通桥梁,加强各乡村学校的交流联系,大家互看互学互助。

碗窑小学位于悠悠达河溪水畔、千年古宋窑址旁。学校充分挖掘瓷和水的育人内涵,围绕“瓷根水魂”校园文化建设总目标,打造陶艺校本课程,将教学楼地下空间改造成创客中心,在中心内建成“陶吧”创意空间,开展“空间造型”“视觉色彩”等创意实践活动。这样有浓厚乡土味又能上手实践的课程自然受到学生们的热捧,每期名额都被秒杀。

乡村学校势单力薄,人、财、物资源相对匮乏,在乡村大课堂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学校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发现了合适的素材,也不知道如何开发或者没时间没精力来开发。针对这个软肋,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及时站出来补位。例如针对廿八都小学所在地的廿八都木偶戏、剪纸等地方特色,教共体牵头学校城南小学派出专人协助,在校本研修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专业指导,两校共同探索非遗文化传承与学校特色课程的融合。如今,这两门课程都在廿八都小学顺利开设了。依托课程,学校办起了木偶戏社团,学生们常常在节假日到各地演出。随着跟外界接触越发广泛频繁,学生们的眼界开阔了,人也变得自信大方起来。

除了教育系统内部互助,江山市教育局还把目光投向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争取到了更多的专业力量支持。峡口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但每年暑期的托管课程十分丰富,有二胡、葫芦丝、门球、硬笔书法等10余门。该校副校长周瑜告诉记者,学校有底气开设如此多的特色课程,其背后离不开多支专业队伍的支持,不仅有10余名退休教师组成的帮扶团,还有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支教团来助阵。

扎根乡土的江山乡村大课堂正拔节生长,截至目前,全市36所义务教育段乡村学校已陆续因地因校推出了一批特色课程,如塘源口小学的“四色”教育课程、和睦小学的彩陶课程等。柴小冬表示,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乡村大课堂的建设成效已初显,接下来,江山将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深化乡村大课堂内涵,让乡村大课堂成为山里娃的成长乐园。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