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2024年3月1日 星期

社会美育 高校何为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推出山水画课程。
浙江传媒学院师生在长兴百叶龙非遗传承基地交流。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学生发挥专业所长,以画笔美化乡村。

编者按:美育不仅是对个体的审美教育和艺术修养培育,更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提升。在推进社会美育的过程中,如何扎根时代生活、发挥专业所长,引领人们走向诗意生活,获得精神富足?本期特别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聚焦艺术类院校在社会美育方面如何作为。

社会美育的“国美”担当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丁红旗

寒假期间,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的课堂一席难求,以年画学习、艺术体验为特色内容的“国美寒假游学”持续火爆,吸引了大量文艺爱好者。

这是中国美院为推进社会美育而奋勇担当的一个缩影。社会美育是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普及性审美教育,是素质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推行社会美育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和美社会的客观要求。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强国建设,需要推进社会美育,美术院校更要发挥强大的美术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美育资源,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美育。

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美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美术创作、美育研究和美育传播都离不开美术工作者,都需要优秀的美术人才。在学校美育过程中,美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内涵和要求,努力把美术专业大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美术人才。在社会美育方面,美术院校更要担负起培养人们欣赏美的能力,引导人们获得一种艺术性的理解世界、从容生活的能力。

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努力创作人民需要的美术作品。美术院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画人民,努力为人民画。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矗立的《信仰》《伟业》《攻坚》《追梦》4组大型雕塑,分别由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组织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还曾举全校之力,历时一年,创作5幅巨幅画作《时代领跑者》,以美术形式展现时代领跑者的璀璨风采;组织千名师生为抗战老兵画像,以此向抗战老兵致敬,教育师生心怀感恩、铭记历史;组织千名师生深入浙江“五水共治”最前线,用画笔描绘“最美治水人”;聚焦普通红军战士,拍摄红色主题诗性电影《云霄之上》。

三是要坚持强基固本,努力打造有质有量的美育师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高质量推进社会美育,就要注重和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美术院校的育人优势。美术院校要把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美术人才,为社会培养美育师资。美术院校还要立足专业优势,积极担当作为,既保质保量完成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美育师资培训任务,又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师资培训。中国美院2023年举办了28个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培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1000多名,举办“童画未来公益计划”全国乡村校长研学培训班、安徽省中小学美育教育研修班等社会美育师资培训班20多个,培训全国社会美育从业人员、边远地区美术教师1200多名。

四是要坚持扎根大地,努力探索中国样式的美育传播。美术院校要扎根祖国大地,深入时代生活,回应人民需要,坚定不移行走在社会美育的大道上,为中国更美丽、城乡更和美、生活更美好持续奉献艺术力量。首先,美术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推进社会美育。中国美院2023年毕业展在杭州六大场馆和线上同步开启,3000多件作品全城绽放、全网绽放,线下观展人次40多万,全网阅读量超7.5亿。2023年3月,中国美院联合浙江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展出宋元明清传世书画37件(组),其中南宋四大家书画更是800年来首次齐聚杭州公开展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总观展人次达15万。

其次,美术院校可以通过美育公益课、游学、研修等形式推进社会美育。中国美院2023年开展“深学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社会美育项目,在首批浙江省美育示范村浦江县岩头镇礼张村开展公益课共计4700多分钟、覆盖1700多人次。暑假期间组织全国1700多名中小学生来校参加“夏季学院”游学。

再次,美术院校还可以通过编写美术教材和理论读物推进社会美育。中国美院美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历时7年撰文《中华竹韵》,聚焦中华竹文化艺术,帮助人们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学校融通思政和艺术,编写“画说”图书,其中,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画说精神谱系》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

构建社会美育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互赋能的生态链

□浙江传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直属支部 副书记 卢 懿

在审美泛化的当下,社会美育这一公共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肩负着引导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准确理解现代社会美育的核心特征,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美育生态体系,高校不仅要在全面提升师生审美素养和人文底蕴中发挥作用,还应引领新时代审美风尚,承担起社会公共美育的责任,构建社会美育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互赋能的生态链。

首先,高校可以以社区美育为抓手,结合本土文化共享资源优势,将美育、公共艺术教育融入周边社区,进而转化为区域内社区美育的独特优势。如通过开展人文讲座、艺术展演、公共艺术课程等,点对点地在社区的各个中心、区域落地,实现高校美育与社区美育生态圈良性循环。浙江传媒学院在社区美育的实践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如公共艺术教育部与社区联合举办“大美中国”书画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与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促进双方在艺术欣赏中的交流和互动,也培养了社区居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非遗传播与研究协会走进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与非遗传承人、社区居民共同研讨百叶龙的历史文化、审美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在地性文化的链接,传播传统文化的美育精神,赋能乡村美育;交响乐团走进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开展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为滟澜社区的居民带来音乐盛宴,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公众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力。

其次,高校通过强化移动互联网美育功能,拓展社会美育发展时空,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美育教育的桥梁,推动社会美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的基于“静观”的审美方式不断消解和转型,移动性、娱乐化、视听化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审美的新特征。高校可以通过制作优质的在线艺术课程、结合网络直播等方式,使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高品质的艺术课程、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引导社会大众开展有审美趣味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大众参与到有文化精神的艺术创作和传播中,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加强信息传递、便捷服务,增加有审美含量的内容为社会美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传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拓展美育时空,通过在线开放平台向社会推送精品鉴赏类慕课、在新媒体社交平台开展教学和课程直播、在公众号分享鉴赏课程的优秀作业、通过B站向社会展播新年音乐会等,将课堂美育成果与社会共享。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展现了高校作为知识与文化摇篮的角色,还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社会美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高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和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社会美育中不可或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包括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和活动,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和培训,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举措,高校不仅能够满足公众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还能够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艺术普及和文化传承。第二,高校需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艺术实力,为社会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可以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与社区、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将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艺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第三,高校应当积极探索有益的做法,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美育传播新环境,探索新策略。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拓展艺术教育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推进社会美育的三个重要环节

□浙江音乐学院 葛德平 朱航政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美育工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路径。艺术类院校作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以及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的摇篮,要更加主动作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形式,在推动社会美育深化拓展、提升全民审美素养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内容与形式是推动社会美育发展需把握的关键要素。高校日常举办的文艺下乡活动,多数是叙事宏大、专业性强的展演。这类活动虽能带给基层群众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但由于艺术性与专业性偏高,难以真正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艺术呈现上要多接地气,多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大众艺术,积极引导群众从欣赏艺术到主动参与艺术、学习艺术,主动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意识和生活品质。如浙江音乐学院下乡送演出时,会参考时下大众需求,增加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及通俗流行歌曲,甚至还有广场舞金曲《走进西藏》等歌曲表演,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一起参与到表演中来。同时,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实现“双线联动”,打造“在线艺术课堂”“音乐会直播”等新型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将高雅艺术普及至更广泛的群体,进一步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力,拓宽美育覆盖面。

浸润与持续是推动社会美育发展需把握的重要方法。对艺术类院校来说,送一场活动、办一场演出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美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如和风细雨般潜移默化的过程。艺术类院校在推动社会美育发展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守正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等方面的系统谋划,制订长期精细的计划,要主动参与国家和地区美育政策的制定与业态的塑造,提供可持续、可复制的美育服务,要通过设立附属学校,开展师资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式助力大中小学一体化美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要重点关注乡村地区的美育需求,以“艺术村长”等为依托,积极指派高校优秀专业人才赴乡村深耕细作,帮助构建良好的美育生态。

协同与共创是推动社会美育发展需把握的基本策略。推动社会美育全面发展,要构建政府、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高校学者应积极参与社会美育领域的课题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美育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更要提供强有力的美育资源输出,指导社会美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要深化校地合作,积极结合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项目,使传统美学元素成为社会美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如浙江音乐学院原创舞蹈作品《碇步桥》,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泰顺县的碇步桥。在校地合作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投资建设艺术设施、美育基地或文化艺术中心,策划组织系列艺术实践活动,让美育教育融入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为美育业态塑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艺术类院校要积极发挥连接校园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主动承担推动社会美育发展的使命责任,立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不断创新美育模式,拓展美育领域,联动各方力量,共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美育体系,为实现全民审美教育、培育国民美感情操作出更大的贡献。

构建社会美育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互赋能的生态链

课堂进驻乡村 艺术助力乡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 潘 沁

游子归乡、游客下乡,一个个沉寂已久的村庄在春节假期里重新热闹起来。村情村景和年俗年味交织出一幅幅独具乡土特色的中国“年画”。当下,乡村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提升,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村容村貌也得到较大改善,但乡村美育的提升还缺乏有效举措和实施路径。

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艺术+”“+艺术”等手段发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乡土文化的自我创造、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对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乡村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在多年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工作中,逐渐形成乡村美育新路径,构建“高校—乡村”美育共同体,引导学生用美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美就是创造力,打通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一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审美经验,建设社会交融关系,实现“大美育”理念;另一方面,实现乡村景观化的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化的生态振兴和文化品牌化的文化振兴“三兴融合”。

“课堂进驻乡村,艺术助力乡建”应以村民主体地位,践行新时代艺术类院校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以乡村百姓美好生活为中心塑造乡村美育内生动力,围绕“文化生态”,构建符合乡村社会民众审美需求的乡村美育。以美育实践为桥梁,实现校园美育与社会美育完美对接,是当下高职院校在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做到“资源沉下去,项目沉下去,产业沉下去”,包括高校调集相关美育资源服务乡村,提升乡村美育教育,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在服务海曙区集士港镇深溪村的乡村振兴项目中,除了学院师生团队植入乡村服务,还积极寻求城市非遗传承人、艺术大咖以及相关文化资深人士自带资源服务乡村,将优质资源和项目植入乡村。同时,学院将深溪村总体规划设计、节点环境和空间设计、草帽非遗馆博物馆设计、华隆机械厂开发设计、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作为具体创意设计项目纳入教学环节,作为教学实践项目展开并实施落地。另一方面,课堂进驻乡村,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进驻乡村,开启现场教学,就乡村非遗、属地文化、乡村风光、特色产品等内容进行文旅的研发、设计、创新及绘画。通过调研、访谈,展开专业的创意、设计,同时选择优秀创意与设计投入到实际生产应用当中,通过展览、沙龙、线上发布推广和营销,实现艺术助力乡建,这在象山县东陈乡东旦村乡村文旅项目中也得到较好的体现。

“课堂进驻乡村,艺术助力乡建”应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文旅融合已成为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乡村美育持续发展的风向。课堂进驻乡村,实质上更是一次对乡村教育生态的深度介入和重塑,为乡村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也是对乡村教育生态和文化旅游模式的深度革新。

“课堂进驻乡村,艺术助力乡建”应以乡村美育浸润农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以文化人”,以高度文化自信激发乡村美育精神力量,实现美育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之宗旨。乡村美育旨在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以艺术方式让文明浸润乡土,重塑健康乡风文明。课堂进驻乡村应正确把握精细化和人文化,因地制宜将美育文化渗透融合到当地民众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中。以艺术为抓手,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文艺实践,通过组织当地有特长的民众参与绘画、书法、手工艺等实践或创业活动,举办文化科普讲座和文艺作品鉴赏,打造地缘性乡村文旅文化活动品牌,在美丽乡建过程中促进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同向同行,助推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